发表在16卷第九名(2014): 9月

在线和社交网络对年轻人抑郁症治疗的干预:一项系统综述

在线和社交网络对年轻人抑郁症治疗的干预:一项系统综述

在线和社交网络对年轻人抑郁症治疗的干预:一项系统综述

审查

通讯作者:

Simon M Rice,理学学士,理学学士(荣誉),DipEd, MPsych(临床),GradCertClinEpidemiology,博士

奥里根青年健康研究中心

青年心理健康中心

墨尔本大学

杨树路35号

Parkville

墨尔本,3052

澳大利亚

电话:61 419497599

传真:61 93873003

电子邮件:simon.rice@unimelb.edu.au


背景:重度抑郁症是全球所有疾病中负担最重的疾病。抑郁症的高峰发作发生在青春期和青年期,对许多人来说,抑郁症表现出复发缓解和日益严重的过程。鉴于此,开发具有成本效益的、可接受的、以人群为中心的抑郁症干预措施至关重要。一些在线干预措施(包括预防和急性期)已经在年轻人中进行了测试,结果很有希望。由于这些干预措施在内容、临床医生的投入和方式上有所不同,因此确定与治疗结果相关的关键特征(或无益功能)非常重要。

摘要目的:对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该综述旨在关注在线干预的两个方面:(1)在随机对照设计中评估在线干预内容的标准方法(第1节),以及(2)在任何类型的研究设计中使用社交网络(如社交网站和在线支持小组)的第二代在线干预和服务(第2节)。

方法:进行了两个特定的文献检索。没有指定日期范围。第1部分检索集中于随机对照试验,仅包括年轻人(12-25岁),并产生101项研究摘要,其中15项符合纳入标准。第2部分检索包括所有研究设计类型,不受年龄限制,共产生358篇摘要,其中22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关于这些研究及其发现的信息被提取并制成表格以供回顾。

结果:第1节中确定的15项研究描述了10项试验,测试了8种不同的在线干预措施,所有这些试验都基于认知行为框架。八项确定的研究中,除一项外,其余均报告了积极的结果;然而,15项研究中只有5项采用盲法采访者管理结果,大多数试验使用自我报告数据。研究在干预内容、治疗剂量和退出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只有两项研究包括主持人或临床医生的输入。第2部分的结果不太一致。第2部分的研究均未报告对照或随机设计。除四项研究外,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都小于25岁。16项社交网络研究中有8项报告了与抑郁相关的积极结果。其余的研究要么是混合的,要么是阴性的。 Findings for online support groups tended to be more positive; however, noteworthy risks were identified.

结论:以广泛的认知行为为重点的在线干预似乎有希望减少年轻人的抑郁症状。需要进一步研究提供认知行为子组件的在线干预的有效性,例如解决问题的治疗。尽管缺乏精心设计的研究和社交网络干预,但使用社交网络的证据并不那么令人信服。一系列未来的社会网络治疗机会被强调。

中国医学网络杂志2014;16(9):e206

doi: 10.2196 / jmir.3304

关键字



据报道,重度抑郁症是全球残疾的主要原因[1]是全球所有疾病的最大负担[2-4].抑郁症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并与一系列负面结果相关[5].抑郁症通常首次表现在青春期或青年期(长达25岁)[6]并且往往在反复发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恶化的模式,包括对最初有效的治疗缺乏反应[7].抑郁症首次发作后的复发率为20-30%,而经历两次或两次以上发作的复发率为70-80% [8],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在首次抑郁发作后1-5年内的复发率在34%至75%之间[9].

认知行为疗法(CBT)被推荐作为抑郁症的一线治疗方法[10-13].然而,研究表明,CBT在治疗年轻人的抑郁症方面可能只有适度的效果[14].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对卫生专业人员的不信任和耻辱,年轻人对精神卫生服务的使用率很低[15].因此,我们需要更好的青少年抑郁症治疗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参与程度,降低复发或复发的可能性[1617].

鉴于年轻人对网络交流的热情,开发创新的在线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改善患有抑郁症的年轻人对治疗的接受程度和参与程度[13].此外,社交网站(SNS)正迅速成为社会交流和支持的重要途径[18],尤其在年轻人当中[19],并可能在参与精神卫生服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20.].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使用这样的支持途径也可能有一些好处。

近年来,一系列在线干预措施已被成功测试用于管理一些精神障碍,研究支持这些干预措施在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方面的有效性[21-23].据报道,在线干预与面对面治疗一样有效。15],一些国家现在建议在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指南中使用在线干预措施[24].

迄今为止,针对年轻人抑郁症的在线干预研究相对缺乏。25].虽然年轻人倾向于选择面对面的支持作为他们寻求抑郁症帮助的首选模式[26],亦有相当数量的受访者表示,由于在线环境增加了匿名性和即时性,他们更倾向于在线干预[27].此外,在线干预有可能触及那些不倾向或无法从传统渠道寻求帮助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有能力超越地理界限,提供24小时可达性和覆盖面[15].

为青少年提供精神治疗服务的服务缺口[28],除了适度的治疗结果外[14],导致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受影响的年轻人及其更广泛的社区都产生了不利影响[15].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评估在线干预治疗和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可行性。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评价在线方法治疗年轻人抑郁症的相关文献。该方法采用单独的搜索策略,以确定(1)标准在线干预措施和(2)使用社交网络功能的第二代在线干预措施的研究。


搜索

2013年6月,通过墨尔本大学图书馆访问PsycINFO、Cochrane图书馆、Embase和MEDLINE数据库进行了电子搜索。使用每个数据库的相关主题标题设计搜索策略。为了获取所有相关的在线干预措施,专家们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在线干预措施和系统评价方法》上发表了文章,确定了额外的免费文本单词。所有保留用于分析的研究都需要满足下面列出的研究纳入标准。除了在谷歌Scholar数据库中“软搜索”第1节“在线干预”和第2节“社交网络与抑郁症”外,还对参考文献列表进行了进一步的手动搜索。搜索词列在多媒体附件1.没有指定日期范围。

入选标准

第一部分:抑郁症的在线干预

纳入的研究必须满足以下每一项标准:(1)使用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2)测试在线提供的任何治疗方式,(3)使用开放获取(不受限制)或转诊(仅通过邀请参与并提供访问站点的密码)干预,(4)侧重于预防(使用通用或有针对性的方法)、治疗或复发预防,以及(5)包括年龄在12至25岁之间的参与者。

第二部分:社交网络和抑郁症

纳入的研究满足以下每个标准:(1)关注社交网络服务,定义为在线互动,读者也可以写作,社交网络是预定义的;(2)要么检查旨在预防、治疗或预防抑郁症复发的社交网站,要么描述一般社交网站的使用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3)包括用户对用户的接触。鉴于社交网络干预的早期发展阶段,对参与者的年龄或研究设计没有任何限制。

数据合成

对于每个部分,搜索结果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以确定其相关性,以纳入适当的部分。研究人员之间的任何差异都会被提交给第三位研究人员,以确定最终的搜索策略。为了协助纳入的研究的叙述综合,为第1节和第2节设计了一个预定义的数据提取模板。


第一部分:抑郁症的在线干预

研究特点

我们确定了101篇文章,其中15篇符合纳入标准多媒体附件2)。根据所招募样本的特征,这些研究被分为预防(即被确定为有抑郁风险或不符合当前重度抑郁症[MDD]诊断标准的参与者,n=9)、干预(即被确定为符合MDD临床诊断标准的参与者,n=5)或预防和干预结合(即符合和不符合MDD诊断标准的参与者的混合样本,n=1)。确定的15项研究中没有一项关注急性期治疗后的复发预防。

除了一项综合预防及干预研究外[29],所有纳入的试验都报告了阳性结果。然而,只有四个试验采用了盲法观察者评分[2430.-32].大多数(n=9)试验使用参与者自我报告数据作为结果变量。

这15项已确定的研究报告了来自10个独立试验的数据。其中,有九项独立的干预措施进行了测试:认知行为分析[33], MoodGYM [2134]、认知行为技能训练计划[35], sparx [3136],抓住它[2430.323738]、网络问题解决疗法[29],蓝调爆破[39]、电脑认知行为治疗[40],以及控制情绪[41].MoodGYM有一份二手出版物,CATCH-IT有四份二手出版物。所有这些干预措施都采用了认知行为治疗方法,针对抑郁症或抑郁症伴发焦虑。除了认知行为分析干预外[33],每项干预都被设计成模块完成。模块的数量从4个(认知行为技能训练计划)到14个(CATCH-IT)。根据已发表论文中对干预模块的描述,不同的CBT关键内容倾向于存在(例如,心理教育,行为激活,思想监控),尽管不同的干预措施存在一些差异。没有一项研究纳入正在进行的社交网络。

包括MoodGYM、认知行为分析和SPARX干预措施,在课堂老师/导师的监督下,通过计算机在小组课堂设置中进行。其余的干预措施设计成以自我节奏和自我指导的方式进行。研究在持续时间(如剂量)上有所不同,包括干预总长度,从5周(如MoodGYM)到32周(如认知行为技能训练计划),以及单个模块长度,从20-40分钟(MoodGYM)到90分钟(掌握你的情绪)。

大多数纳入的研究都采用了完全自动化的干预措施,八项干预措施中只有两项包括主持人参与或对参与者的反馈。在经过调节的干预措施中,互联网问题解决疗法干预措施使用了主持人的电子邮件支持(在3天内跟进消息)[29),外加几通电话来监控安全状况。“掌握你的情绪”干预采用了一种封闭的聊天室调节风格。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协助,干预内容以在线小组形式呈现(6次会议,时长90分钟,最多6名参与者)[41].CATCH-IT干预包括几个动机电话,只提供给动机访谈条件下的人。

15项研究中有14项报告了辍学率,差异显著,从3%-41%不等。唯一一项退出率低于5%的研究使用SPARX基于虚拟角色的游戏干预平台[36],并伴有SPARX的随机对照试验[31)的辍学率也很低(9.6%)。四项研究[29353941]报告的流失率超过15%。这些研究在主持人和同伴接触的水平上有所不同:两项研究是完全自动化的(认知行为技能训练;布鲁斯爆破机)[3539],一个使用不定期的主持人电话联系(网络问题解决疗法)[29],还有一个包括通过聊天室直接的点对点联系(掌握你的情绪)[41].

功效:预防研究

预防研究(Blues Blaster,认知行为分析,MoodGYM和CATCH-IT)在大学生中证明了干预的有效性[3339]、中学生(尽管只对男性参与者有显著影响)[21],以及被认为有患抑郁症风险的青少年[2437384243].一些使用CATCH-IT干预的研究表明,由初级保健医生在干预开始前提供的动机性访谈有助于年轻人的参与和症状改善[243738].然而,CATCH-IT干预并未与不干预或比较干预进行比较。在预防研究中,对照组分为候补对照组、注意力安慰剂组和未接受动机性访谈组。

疗效:干预研究

干预研究表明,在线干预优于对照治疗。这些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技能训练计划、SPARX、计算机化CBT和控制情绪。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服务)[35,等待列表控制[3641],或简短的心理教育[40].一项更新颖的干预研究(大型SPARX RCT干预,将CBT概念整合到一个在线幻想游戏中)表明,相对于由青年诊所、学校咨询服务或全科医生提供的常规治疗,不存在劣势[31].

综合预防及干预

这项针对有抑郁风险或患有抑郁症的年轻人的互联网问题解决疗法干预试验显示,干预组和等待名单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该试验招募了一个相对较小(n=45)但异质性的样本[29].参与者年龄为12-18岁,有轻度/中度抑郁和/或焦虑症状。干预组和等待名单对照组的抑郁和焦虑症状都有所下降,而互联网提供的解决问题干预并没有带来额外的好处。

第二部分:社交网络和抑郁症

研究特点

共筛选了358篇摘要,产生了22篇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多媒体附件2)。文章主要分为三类:(1)社交网站(SNS, n=16) [44-59(2)在线支持团体(OSG;n = 4) (2260-62]定义为以寻求和分享健康相关信息及相关个人经历为特定目的的网站,以及(3)一般性评论(n=1) [63].另一项研究对SNS和OSG的使用进行了联合分析[64].有8项研究以临床为重点(例如,招募寻求帮助的个体),14项研究从普通人群中招募。没有SNS或OSG研究关注急性期治疗后的复发预防。

大多数纳入的研究报告了通过在线问卷收集的数据。除五项确定的社交网络研究外,其余研究均报告了参与者数据,其余研究包括一项系统综述,一项一般文献综述,两项在临床实践背景下讨论社交网络,以及一项描述性网络研究。年龄在12-85岁之间;然而,除了系统综述论文外,[22],两份个案研究报告[5459],以及分析网上支援小组的帖子[60],所有这些研究都集中在年轻人(如25岁或更年轻的人)。

研究集中在社交网站

关于社交网络治疗抑郁症的益处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其中八项SNS研究报告了积极的结果[4648-5055565859],其中五份报告的调查结果混杂或不明确[4547535464],其中三项研究报告了负面结果[445152].SNS研究相对于潜在的好处和危害进行了讨论。

使用社交网站的潜在好处

直接一对一的互动交流(与被动使用社交网络相反)与幸福感最高、抑郁最少相关[45].社交网络的使用与潜在的心理健康益处有关,包括社会化、促进支持性关系、归属感、自尊、沟通和学习[4663].积极的调查结果强调,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孤立风险的边缘群体来说,社交网络使用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存在关键机遇[46].这项研究还强调了年轻人使用社交网络的普遍性,以及教育成果的好处,促进支持关系、身份形成和自尊。三项使用在线问卷设计的研究发现,社交网络通过状态更新帖子作为高危人群的筛查工具,有助于预防症状发作和缓解症状[495055].潜在的干预措施,例如由社交网站上发布的关键词引发的定向广告,可以为心理健康支持提供相关的具有成本效益的选择[55].社交网络也被认为是抑郁症患者在社交退缩后重新建立友谊的一种手段。59].

使用社交网站的潜在危害

发现的风险包括网络欺凌、骚扰、色情短信、隐私担忧,以及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63].正如预期的那样,与SNS的负面互动与更严重的抑郁症状和负面情绪相关[4457].然而,在一般人群水平上,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抑郁症与一般SNS使用之间存在直接关系[4748].双方之间的弱关系(r=.15)高中生社交网络使用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51].虽然社交网络的使用被认为是15-18岁青少年自杀的一个可能的因果传染因素[52],社交网站上的自杀帖子也被认为提供了识别和干预的机会[54].

关注在线支持小组的研究

纳入的OSG使用系统综述报告了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来检验OSG对抑郁症的影响。纳入的系统综述报告说,只有两项低质量的研究检验了OSG使用对抑郁症的有效性或有效性,结果好坏参半[22].这一发现在目前的综述中得到了响应,没有发现随机对照试验测试OSG干预对抑郁症的影响。

在我们的综述中纳入的OSG研究中,有三项报告了总体积极的结果[60-62并向患有抑郁症的人推荐osg。这些研究报告称,定期参加OSG与参与者获得更多的在线和随后的离线抑郁症情感支持有关,使用OSG可以补充正式护理,提供知识交流的环境,并为应对抑郁症提供灵感[60].

相比之下,一项研究报告称,在14-24岁的年轻人中,使用osg(而不是SNS)与12个月期间自杀意念的增加有关[64].OSG成员资格的其他一般缺点包括报告称,一些人在其他网站成员发布负面评论后,认为参与是一种负担(并经历症状恶化)[57].此外,对于一些人来说,过度依赖网络支持也很明显。在外部支持网络不明显的情况下,对在线支持的偏好往往很明显[65].


主要研究结果

年轻人热衷于使用新技术,而在线干预措施为心理健康支持提供了直接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机会[15].这篇综述汇集了两条与年轻人使用在线技术来管理抑郁症症状相关的新兴调查线索。对年轻人进行在线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显示,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积极的。这与对成年人群进行的基于网络的干预研究的更广泛的发现是一致的[66]和大学生[6768].SNS使用的总体影响不太清楚,但部分原因可能是研究设计、目标人群和评估的干预措施存在显著异质性。

网络干预与抑郁症

除了互联网问题解决疗法,所有研究都强调了在线干预对预防和治疗年轻人重度抑郁症的好处。然而,考虑到很少有研究采用盲法采访者结果评估,在解释这一发现时需要谨慎。一般建议包括在学校人群中广泛推广在线干预措施的可行性[21],相对较低的成本[35],适用于分组交付[41],吸引主流教育背景之外的年轻人[36],以及在线干预以协助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能力[31].此外,6个月[30.]及12个月[32对CATCH-IT干预的随访表明了持久的临床效益。然而,CATCH-IT干预并未与竞争干预或对照组进行评估。

根据样本特征,研究分为预防、干预或两者兼有。然而,在实践中,纳入的研究在这方面往往没有什么区别,而且焦点障碍的范围很广。例如,MoodGYM干预旨在预防和减轻抑郁症状[21],尽管采用了青少年应对抑郁症的临床干预措施,但布鲁斯爆破干预措施被评估为一种预防干预措施[3969],而“互联网问题解决疗法”则旨在治疗抑郁和焦虑[29].该领域的一个合乎逻辑的进展是,在线干预措施的开发和测试具有更大的特异性,这些干预措施特别将治疗重点与疾病的阶段相匹配(例如,初级预防、临床干预、复发预防)。

参与者流失是使用在线干预的一个重要问题。纳入的研究促进了更大的参与度(无论是通过使用动机性访谈还是内容创新),往往报告较低的流失率。自动自助服务需要很强的动机和自律能力[29,这可能对患有抑郁症的年轻人期望过高。事实上,年轻人动机低,以及可能对主持人/临床医生延迟输入的不满,被作为唯一纳入的第1部分研究结果的解释,该研究报告在线干预没有益处[29].

持续参与也是在线干预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高干预依从性(相对于低干预依从性)可改善MoodGYM干预的治疗结果[34].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发现,因为一些干预措施报告了相对较低的参与水平(例如,CATCH-IT研究报告称,分配到各自治疗组的9%和22%的人根本未能获得干预[24])。

社交网络——治疗机会

第2节中回顾的研究的主要焦点是探索SNS参与(包括OSG使用)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研究设计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因此,对结果的解释必须谨慎。

研究表明,一些年轻人可能更愿意在社交网络上透露信息,而不是当面透露。70].虽然对某些人来说,使用社交网络可能会导致不健康的在线互动[63],对于许多弱势青少年而言,社交网络可能提供所需的社会支持和认同形成的机会[45].事实上,纵向研究已经表明,使用互联网寻求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的减少有关。71].由于使用SNS治疗抑郁症的风险(以及已确定的益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必须致力于开发协议,在安全和支持的框架内整合这些功能,并为非治疗性SNS提供积极的替代方案。

鉴于对社交网络使用的心理健康相关研究处于早期阶段,可以预期研究中存在显著的知识缺口。虽然一些SNS研究报告了积极的结果,但其他研究发现了不良结果或根本没有关联。社交网络可能对抑郁症状产生双向影响,或者这种关系是由干预内容、安全性和交互类型介导的。例如,积极的在线互动可能会增加社会支持和减少抑郁,而消极的在线互动(或具有消极的焦点)可能会导致抑郁和感知负担的增加。

使用特定网站寻求帮助或讨论心理健康问题的年轻人之间也可能存在质的差异。例如,先前的研究表明,那些绝望程度较高的人(自杀意念的一个关键预测因素)可能更有可能参与博客类型的网站(例如,osg),而不是专注于简短帖子和内容的网站[64].osg是旨在为克服相似逆境的成员提供支持、接纳和知识交流的社区,可能会吸引具有特定个性特征的年轻人。考虑到总体研究设计的局限性(如缺乏对照组或对照组),该领域迫切需要设计良好的试验[22].

参与在线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中无处不在和例行公事。因此,我们有很大的机会,也迫切需要识别和利用这些网站对年轻人福祉的潜在好处。如果社交网络的经验主要是积极的,那么花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有可能作为抑郁症患者的预防或治疗媒介,并可能作为对更严重形式的障碍的传统治疗的补充。

影响和限制

坚持和参与对于有效和高效地提供在线干预至关重要[34].尽管在线干预措施的人群覆盖范围和成本效益使其使用具有吸引力,但在改进和更好地针对在线干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效果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随着在线干预的发展,它们将包含更大的活力和功能。自动化自助干预可能会失去吸引力,未来干预的发展必须考虑促进参与的特征和治疗策略。考虑到与不受监控的自杀或症状恶化相关的潜在风险问题,进一步必要的进步可能包括在在线环境中使用实时主持人输入和综合危机支持。这在我们的综述中发现的研究中是缺乏的。在线调节的新兴模式正在发展,包括改进临床医生输入在线干预的整合[25].例如,适度在线社会治疗(MOST)框架[72-74]提供了一种通过在线治疗、社交网络和定期临床医生支持来促进持续参与的方法,以预防年轻人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复发。

下一代在线干预将包括以前技术无法实现的改进和功能。更大的响应性和即时性还有很大的空间,包括临床医生的实时输入和定制的反馈。此外,下一代在线干预提供了更好地将干预内容与疾病阶段相匹配的机会,以及在线社会和同伴支持的作用[2672].

本综述的文献检索是2013年6月的最新数据,评估社交网络使用的高质量研究很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在学术期刊上。利用基于手机的干预手段治疗年轻人抑郁症的新研究方向正在出现。7576]、即时聊天干预[77]、基于网络的积极心理学干预[78],以及针对共病抑郁症和酒精滥用的干预措施[79].重要的是,目前的综述不包括报告来自Twitter数据的研究。最近使用情绪分析和定性方法的研究强调,与没有抑郁症状的人相比,有抑郁症状的推特用户更有可能发布负面情绪或愤怒的内容。80]并且更倾向于将推特视为情感互动和自我安慰的工具[81].作为这项工作的补充,新出现的证据表明,推特帖子中的显著情绪内容可能在实际症状出现之前有效地预测抑郁症[82].综上所述,这些发现为可扩展的早期检测和干预提供了潜在的广泛影响,并强调了对使用Twitter生成数据的研究进行全面审查的必要性。

目前的综述由于缺乏预防复发的研究而受到限制。鉴于抑郁症的复发率很高[78缺乏使用SNS或osg的复发预防研究是令人担忧的,这是一个需要紧急研究和临床关注的领域。为了说明这一点,最近的一项Cochrane综述强调了需要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干预效果和旨在预防复发的心理治疗干预,因为这一领域缺乏进展[3.].此外,第一节中所有纳入的研究都集中在认知行为干预上。考虑到研究表明CBT对年轻人可能只有适度的效果[14],开发和评估借鉴其他治疗方式(例如,基于优势的方法)的复发预防干预措施是有价值的[83].因此,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应该集中精力开发和评估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创新在线治疗方法。

结论

心理健康干预将越来越多地利用在线技术。这些干预措施的一个关键挑战将是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参与度。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使用认知行为焦点的在线干预有希望减少年轻人的抑郁症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提供认知行为子成分的在线干预的有效性,例如解决问题的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虽然使用在线社交网络的证据不那么有力,但这种干预存在于一个动态的空间中,在方法上的进步和严谨性方面有重大机会。

致谢

作者感谢HCF健康和医学研究基金会为这项研究提供资金。MA-J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牙科和健康科学学院CR Roper奖学金支持。

利益冲突

没有宣布。

多媒体附件1

搜索条件。

PDF档案(adobepdf档案),33KB

多媒体附件2

研究总结,第1节和第2节。

PDF档案(adobepdf档案),45KB

  1. 世界卫生组织,抑郁症,2012年。URL: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69/en/[访问2014-07-17][WebCite缓存
  2. 抑郁症。澳大利亚:政府卫生和老龄部;2009.URL:http://www.health.gov.au/internet/publications/publishing.nsf/Content/mhSum-toc~mhSum-psy~mhSum-psy-dep[访问2014-07-17][WebCite缓存
  3. Cox GR, Fisher CA, De Silva S, Phelan M, Akinwale OP, Simmons MB,等。预防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复发的干预措施。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11:CD007504。[CrossRef] [Medline
  4. Gore FM, Bloem PJ, Patton GC, Ferguson J, Joseph V, Coffey C,等。10-24岁年轻人的全球疾病负担:系统分析。柳叶刀2011年6月18日;377(9783):2093-2102。[CrossRef] [Medline
  5. Cole DA, Peeke LG, Martin JM, Truglio R, Seroczynski AD儿童和青少年抑郁和焦虑之间的纵向关系。中华临床心理杂志1998 6;66(3):451-460。[Medline
  6. Kessler RC, Berglund P, Demler O, Jin R, Merikangas KR, Walters EE。全国共病调查复制的DSM-IV疾病的终生患病率和发病年龄分布。Arch Gen Psychiatry 2005 Jun;62(6):593-602。[CrossRef] [Medline
  7. 肯德勒K,桑顿L,加德纳C.压力生活事件和女性重性抑郁症病因学的先前发作:对“点燃”假说的评估。美国精神病学杂志2000年8月;157(8):1243-1251。[Medline
  8. Keller MB, Klerman GL, Lavori PW, Coryell W, Endicott J, Taylor J.重度抑郁症发作的长期结果。临床和公共卫生意义。中国医学杂志1984年8月10日;52(6):788-792。[Medline
  9. Kennard BD, Emslie GJ, Mayes TL, Hughes JL。小儿抑郁症的复发与复发。儿童青少年精神病诊所2006年10月;15(4):1057-79,xi。[CrossRef] [Medline
  10. 国家精神卫生合作中心(联合王国)。儿童和青年抑郁症:初级、社区和二级保健中的识别和管理。英国莱斯特:英国心理学会;2005.
  11. Birmaher B, Brent D, AACAP质量问题工作组,Bernet W, Bukstein O, Walter H,等。评估和治疗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实践参数。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2007年11月46日(11):1503-1526。[CrossRef] [Medline
  12. 张AH, Zuckerbrot RA, Jensen PS, Ghalib K, Laraque D, Stein RE, glada - pc指导小组。初级保健青少年抑郁症指南(GLAD-PC): II。治疗和持续管理。儿科2007年11月;120(5):e1313-e1326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3. McDermott B, Baigent M, Chanen A, Fraser L, Graetz B, Hayman N,等。临床实践指南:青少年和年轻人的抑郁症。澳大利亚墨尔本:超越蓝色国家抑郁症倡议;2010.
  14. Weisz JR, McCarty CA, Valeri SM。心理治疗对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一项元分析。精神牛2006年1月;132(1):132-149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5. King R, Bickman L.利用互联网为年轻人、他们的家人和照顾者提供更好的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澳大利亚心理治疗2010;17(1):66-74。
  16. Clarke GN, Rohde P, Lewinsohn PM, Hops H, Seeley JR.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急性小组治疗和强化疗程的疗效。中华儿童精神病学杂志1999年3月38日(3):272-279。[CrossRef] [Medline
  17. Emslie GJ, Kennard BD, Mayes TL, Nightingale-Teresi J, Carmody T, Hughes CW,等。氟西汀与安慰剂在预防儿童和青少年重性抑郁症复发中的比较Am J Psychiatry 2008年4月;165(4):459-467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8. 伯恩斯JM。游戏介绍:探索技术对年轻人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影响年轻和良好合作研究中心,墨尔本。墨尔本:青年与良好合作研究中心;2013.URL:http://www.youngandwellcrc.org.au/knowledge-hub/publications/game-exploring-impact-technologies-young-mens-mental-health-wellbeing/[访问2014-08-31][WebCite缓存
  19. 澳大利亚政府。点击并连接:澳大利亚年轻人对在线社交媒体的使用。堪培拉:澳大利亚政府;2009.URL:http://www.acma.gov.au/webwr/aba/about/recruitment/click_and_connect-01_qualitative_report.pdf[访问2014-08-31][WebCite缓存
  20. Appelbaum PS, Kopelman A.社交媒体对精神病学的挑战。世界精神病学2014 Feb;13(1):21-23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1. Calear AL, Christensen H, Mackinnon A, Griffiths KM, O'Kearney R. YouthMood项目:一项针对青少年的在线认知行为项目的集群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心理咨询杂志2009年12月;77(6):1021-1032。[CrossRef] [Medline
  22. 格里菲斯KM, Calear AL, Banfield M.网络支持小组(ISGs)与抑郁症的系统综述(1):ISGs能减轻抑郁症状吗?中国医学网络学报2009;11(3):e40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3. Emslie GJ, Heiligenstein JH, Hoog SL, Wagner KD, Findling RL, McCracken JT,等。氟西汀治疗预防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复发: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2004年11月43日(11):1397-1405。[CrossRef] [Medline
  24. Van Voorhees BW, Fogel J, Reinecke MA, Gladstone T, Stuart S, Gollan J,等。初级保健中基于互联网的青少年抑郁症预防项目(CATCH-IT项目)的随机临床试验:12周结果。中华儿科发展行为杂志2009 Feb;30(1):23-37。[CrossRef] [Medline
  25. 网络干预对常见精神障碍的优势和局限性。世界精神病学2014 Feb;13(1):4-11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6. Bradford S, Rickwood D.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首选模式。儿童青少年健康2012 10月11日;19(1):39-45。[CrossRef
  27. King R, Bambling M, Lloyd C, Gomurra R, Smith S, Reid W,等。在线咨询:年轻人选择网络而不是面对面或电话咨询的动机和经历。咨询与心理治疗研究2006年9月6日(3):169-174。[CrossRef
  28. 里克伍德DJ, Telford NR, Parker AG, Tanti CJ, McGorry PD。headspace -澳大利亚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创新:谁是客户,他们为什么要展示?医学杂志2014年2月3日;200(2):108-111。[Medline
  29. 胡文华,李志强,李志强。基于网络引导的自助解决问题疗法对青少年抑郁和焦虑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PLoS One 2012;7(8):e43485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0. 胡克,马可科,傅格尔,肖曼斯,等。初级保健医生动机性访谈与基于互联网的抑郁症预防干预青少年的简短建议的随机对照试验:6个月的结果和改善预测因素。翻译Res 2011年12月;158(6):315-325。[CrossRef] [Medline
  31. 梅利SN,斯塔西亚克K,谢泼德M,弗兰普顿C,弗莱明T,卢卡森MF。SPARX的有效性,计算机自助干预青少年寻求抑郁症的帮助:随机对照非自卑试验。英国医学杂志2012;344:e2598 [免费全文] [Medline
  32. 孙文杰,李文杰,李文杰,等。基于初级保健互联网干预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的随机临床试验:一年的结果。《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2013年5月;22(2):106-117 [免费全文] [Medline
  33. 布雷斯韦特SR,芬查姆FD。ePREP:基于计算机的关系功能障碍,抑郁和焦虑的预防。社会与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5月;26(5):609-622。[CrossRef
  34. 李志强,李志强,李志强。坚持MoodGYM计划:青少年学校人口的结果和预测因素。《情感失调》杂志2013年5月,第1期,第3期。[CrossRef] [Medline
  35. Clarke G, Kelleher C, Hornbrook M, Debar L, Dickerson J, Gullion C.网络、纯自助、认知行为干预对年轻人抑郁症状的随机有效性试验中国医学杂志2009;38(4):222-234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6. Fleming T, Dixon R, Frampton C, Merry S.一项实用的随机对照试验,计算机化CBT (SPARX)治疗被排除在主流教育之外的青少年抑郁症状。心理学杂志2012 10月40(5):529-541。[CrossRef] [Medline
  37. Van Voorhees BW, vanderplow - booth K, Fogel J, Gladstone T, Bell C, Stuart S,等。青少年基于互联网的综合抑郁预防:脆弱性和保护因素初级保健的随机临床试验。《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2008年11月;17(4):184-196 [免费全文] [Medline
  38. Van Voorhees BW, Fogel J, Pomper BE, Marko M, Reid N, Watson N,等。基于互联网的抑郁预防计划的青少年剂量和评级:初级保健医生简要建议与动机访谈的随机试验。中华心理学杂志2009;9(1):1-19 [J]免费全文] [Medline
  39. 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阈下抑郁干预的有效性,博士论文。:俄勒冈大学;2012.URL:https://scholarsbank.uoregon.edu/xmlui/handle/1794/12091[访问2014-07-17][WebCite缓存
  40. Stasiak K, Hatcher S, Frampton C, Merry SN。一项针对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的基于原型计算机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案的试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华心理医学杂志2014年7月;42(4):385-401。[CrossRef] [Medline
  41. van der Zanden R, Kramer J, Gerrits R, Cuijpers P.在线小组课程对青少年和年轻人抑郁症的有效性:一项随机试验。中国医学杂志,2012;14(3):e86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42. 胡克,马可科,傅格尔,肖曼斯,等。初级保健医生动机性访谈与基于互联网的抑郁症预防干预青少年的简短建议的随机对照试验:6个月的结果和改善预测因素。翻译Res 2011年12月;158(6):315-325。[CrossRef] [Medline
  43. Saulsberry A, Corden ME, Taylor-Crawford K, Crawford TJ, Johnson M, Froemel J,等。芝加哥城市复原力建设(CURB):针对城市非裔美国人和拉丁裔青少年的基于互联网的抑郁预防干预。中华儿科杂志2012年8月14日;22(1):150-160。[CrossRef
  44. Feinstein BA, Bhatia V, Hershenberg R, Davila J.问题人际行为的另一个场所:抑郁和焦虑症状对社交网络体验的影响。社会与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4月31日(4):356-382。[CrossRef
  45. 阅读,写作,人际关系:社交网站对人际关系和幸福感的影响,博士论文。:卡内基梅隆大学网址:http://reports-archive.adm.cs.cmu.edu/anon/anon/usr/ftp/hcii/CMU-HCII-11-107.pdf[访问2014-07-17][WebCite缓存
  46. colin P, Rahilly K, Richardson I, Third A.社交网络服务的好处,Orygen青年健康研究中心,青年心理健康中心,墨尔本大学。墨尔本:青年与健康合作研究中心;2011年4月http://www.fya.org.au/app/theme/default/design/assets/publications/The-Benefits-of-Social-Networking-Services.pdf[进入2014-09-01][WebCite缓存
  47. Davila J, Hershenberg R, Feinstein BA, Gorman K, Bhatia V, Starr LR。年轻人社交网络的频率和质量:与抑郁症状、沉思和发光有关。精神流行媒体崇拜2012年4月1日;1(2):72-86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48. Jelenchick LA, Eickhoff JC, Moreno MA。“Facebook抑郁症?”老年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站与抑郁症的关系。青少年健康杂志2013年1月;52(1):128-130。[CrossRef] [Medline
  49. 莫雷诺MA, Christakis DA, Egan KG, Jelenchick LA, Cox E, Young H,等。使用临床量表对Facebook上显示的抑郁症参考资料和自我报告抑郁症之间的关联进行初步评估。中华卫生杂志,2012年7月;39(3):295-304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50. 马瑞诺,李志强,李志强,等。在Facebook上心情不好: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上透露自己的抑郁情绪。抑郁焦虑2011 Jun;28(6):447-455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51. 潘蒂奇I, Damjanovic A, Todorovic J, Topalovic D, Bojovic-Jovic D, Ristic S,等。在线社交网络与高中生抑郁的关系:行为生理学观点。Danub 2012 Mar;24(1):90-93 [免费全文] [Medline
  52. Robertson L, Skegg K, Poore M, Williams S, Taylor B.青少年自杀集群和电子通信技术的可能作用。危机2012;33(4):239 - 245。[CrossRef] [Medline
  53. 罗杰斯VL,格里芬MQ,威克尔ML,菲茨帕特里克JJ。网络与面对面治疗:年轻人的情感自我表露问题。2009年10月30日(10):596-602。[CrossRef] [Medline
  54. Ruder TD, Hatch GM, Ampanozi G, Thali MJ, Fischer N.在Facebook上宣布自杀。2011年危机;32(5):280 - 282。[CrossRef] [Medline
  55. 通过社交网站对抑郁症进行早期检测。:博士论文:亚利桑那大学;2010.URL:http://gradworks.umi.com/34/02/3402028.html[访问2014-07-17][WebCite缓存
  56. 薛文杰,杜波斯坦PR,唐伟,吕宁,涂晓霞,何曼CM。连接看不见的点:通过在线社交网络接触到有自杀风险的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和双性恋青少年和年轻人。社会科学与医学2009 Aug;69(3):469-474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57. Takahashi Y, Uchida C, Miyaki K, Sakai M, Shimbo T, Nakayama T.互联网上的同伴支持社交网络服务对有抑郁倾向的人的潜在好处和危害:定性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中国医学网络学报2009;11(3):e29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58. Wright KB, Rosenberg J, Egbert N, Ploeger NA, Bernard DR, King S.大学生沟通能力、社会支持与抑郁:facebook和面对面支持网络影响的模型。中华卫生杂志2013;18(1):41-57。[CrossRef] [Medline
  59. 精神疾病与facebook:一个案例报告。精神病学Q 2012 9月;83(3):385-389。[CrossRef] [Medline
  60. 从知识到希望:在线抑郁症社区。国际残疾与人类发展杂志2012年1月1日;11(1):23-30。[CrossRef
  61. 挑战互联网悖论:在线抑郁社区和幸福。国际互联网科学杂志2013;8(1):30-48 [免费全文
  62. 在线抑郁症社区:成员的兴趣和感知利益。卫生共通2013年7月;28(5):425-434。[CrossRef] [Medline
  63. O'Keeffe GS, Clarke-Pearson K,传播和媒体委员会。社交媒体对儿童、青少年和家庭的影响。儿科2011年4月;127(4):800-804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4. 邓洛普SM,莫尔E,罗默D.青少年从哪里了解互联网上的自杀,这对自杀的想法有什么影响?《儿童精神病学》2011年10月;52(10):1073-1080。[CrossRef] [Medline
  65. 钟我。在线支持小组中的社交:在线社交比线下社交更受欢迎。计算机与人类行为,2013年7月;29(4):1408-1414。[CrossRef
  66. 陈志强,陈志强,陈志强。基于网络的心理治疗干预有效性的综合综述和元分析。人类服务技术杂志2008 july 03;26(2-4):109-160。[CrossRef
  67. Davies EB, Morriss R, Glazebrook C.改善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心理健康的计算机和网络干预:系统回顾和元分析。中国医学杂志,2014;16(5):e130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8. 陈建平,陈建平,李志强,等。基于科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系统综述。中国医学杂志,2013;15(5):e101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9. Lewinsohn PM, Clarke GN, Hops H, Andrews J.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1999,9(4):385-401。[CrossRef
  70. Christofides E, Muise A, Desmarais S. Facebook上的信息披露和控制:它们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还是两个不同的过程?网络精神病学杂志2009,6(3):341-345。[CrossRef] [Medline
  71. Bessière K, Pressman S, Kiesler S, Kraut R.网络使用对健康和抑郁的影响:纵向研究。中国医学杂志,2010;12(1):e6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72. Alvarez-Jimenez M, Bendall S, Lederman R, Wadley G, Chinnery G, Vargas S,等。在地平线上:调节在线社会治疗长期恢复在首发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杂志2013年1月;143(1):143-149。[CrossRef] [Medline
  73. 阿尔瓦雷斯-希门尼斯M,格里森JF。把点连起来:21世纪的技术解决21世纪早期干预的挑战。《德国精神病学杂志》2012年12月;46(12):1194-1196。[CrossRef] [Medline
  74. Gleeson JF, Alvarez-Jimenez M, Lederman R.主持早期精神病康复的在线社会治疗。精神科杂志2012七月;63(7):719。[CrossRef] [Medline
  75. Kauer SD, Reid SC, Crooke AH, Khor A, Hearps SJ, Jorm AF,等。青少年抑郁症早期使用手机进行自我监测:随机对照试验。中国医学杂志,2012;14(3):e67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76. Whittaker R, Merry S, Stasiak K, McDowell H, Doherty I, Shepherd M,等。备忘录——青少年手机抑郁症预防干预:随机对照试验的发展过程和可接受性的项目后发现。中国医学杂志,2012;14(1):e13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77. Kramer J, Conijn B, Oijevaar P, Riper H.基于解决方案的简短聊天治疗抑郁症青少年的有效性:随机对照试验。中国医学杂志,2014;16(5):e141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78. Manicavasagar V, Horswood D, Burckhardt R, Lum A, Hadzi-Pavlovic D, Parker G.青少年心理健康网络积极心理学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随机对照试验。中国医学杂志,2014;16(6):e140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79. Deady M, Teesson M, Kay-Lambkin F, Mills KL.评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对年轻人并发抑郁和酗酒的短暂干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方案。JMIR Res Protoc 2014;3(1):e6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80. 朴敏,Cha C, Cha M.用户在Twitter上的抑郁情绪描述。2012发表于:ACM SIGKDD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会议;2012年8月12日至16日;中国北京网址:http://wan.poly.edu/KDD2012/forms/workshop/HI-KDD12/doc/paper_16.pdf
  81. 朴m, McDoald DW, Cha M.抑郁和非抑郁用户在推特上的感知差异。2013发表于:第七届国际AAAI网络日志和社交媒体会议;2013年7月8-11日;美国马萨诸塞州http://www.aaai.org/ocs/index.php/ICWSM/ICWSM13/paper/viewFile/6114/6387
  82. De Choudhury M, Gamon M, Counts S, Horvitz E.通过社交媒体预测抑郁症。2013发表于:第七届国际AAAI博客和社交媒体会议;2013年7月8-11日;麻萨诸塞州,美国。
  83. Kennard BD, Emslie GJ, Mayes TL, Nightingale-Teresi J, Nakonezny PA, Hughes JL,等。认知行为疗法预防重性抑郁症儿童药物治疗反应者复发。中华医学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2008年12月;47(12):1395-1404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MDD:重度抑郁症
用OSG:在线支持小组
个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
社交网站:社交网站


G·艾森巴赫(G Eysenbach)编辑;提交06.02.14;D Kavanagh, M Park的同行评议;对作者16.07.14的评论;订正版本收到22.07.14;接受04.08.14;发表16.09.14

版权

©Simon M. Rice, Joanne Goodall, Sarah E. Hetrick, Alexandra G. Parker, Tamsyn Gilbertson, G. Paul Amminger, Christopher G. Davey, Patrick D. McGorry, John Gleeson, Mario Alvarez-Jimenez。最初发表于《医疗互联网研究杂志》(//www.mybigtv.com), 2014年9月16日。

这是一篇开放获取的文章,根据创作共用署名许可(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的条款发布,允许在任何媒介上无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前提是正确引用最初发表在《医学互联网研究杂志》上的原创作品。必须包括完整的书目信息,//www.mybigtv.com/上的原始出版物的链接,以及此版权和许可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