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18卷,第一名(2016): 1月

信息通信技术干预对减少老年人社会孤立的影响:一项系统综述

信息通信技术干预对减少老年人社会孤立的影响:一项系统综述

信息通信技术干预对减少老年人社会孤立的影响:一项系统综述

原始论文

1香港浸会大学,中国九龙塘(香港)

2卢加诺大学,瑞士卢加诺

通讯作者:

陈怡茹博士

香港浸会大学

传播学系

香港浸会大学

九龙塘,

中国(香港)

电话:852 34115057

传真:852 3411 7375

电子邮件:yrchen@hkbu.edu.hk


背景:人口老龄化是每个发达国家政府和社会面临的一个不可阻挡的变化。根据临床和经验数据,社会孤立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并对老年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消除社会孤立已成为政策和实践的重点领域。有证据表明,当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有可能通过各种机制预防或减少老年人的社会孤立。

摘要目的:本系统综述探讨了信息通信技术干预措施对减少老年人社会孤立的影响。

方法:使用统一的策略系统检索相关电子数据库(PsycINFO、PubMed、MEDLINE、EBSCO、SSCI、Communication Studies: a SAGE全文集、Communication & Mass Media Complete、ACM数字图书馆和IEEE Xplore),以确定2002年至2015年间以英文发表的关于ict介导的老年人社会隔离干预有效性的定量和定性研究。通过叙事综合来解释已确定的研究结果,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本综述纳入了25份出版物。其中4项被评价为严谨的研究。大多数研究通过衡量具体方面而不是一般的社会孤立程度来衡量信通技术的有效性。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使用总体上对社会支持、社会联系和社会孤立产生积极影响。孤独感的研究结果尚无定论。尽管大多数都是积极的,但一些研究发现了不显著或负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对社会联系和社会支持的积极影响似乎是短期的,在干预后不会持续超过六个月。自尊和对生活的控制的结果是一致的,但通常不显著。研究发现,信息通信技术通过与外界联系、获得社会支持、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和增强自信心四种机制缓解了老年人的社会孤立。

结论:需要进行更多设计良好、将研究偏差风险降至最低的研究,以得出结论,说明信息和通信技术干预措施对老年人减少其社会孤立感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这项审查的结果表明,信息和通信技术可以成为解决老年人社会孤立问题的有效工具。然而,它并不适合所有的老年人。今后的研究应确定老年人中谁最能从使用信通技术减少社会孤立中受益。应对其他类型的信息通信技术(例如,基于移动电话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进行研究,以促进对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老年人社会隔离干预措施的理解和实践。

医学互联网研究,2016;18(1):e18

doi: 10.2196 / jmir.4596

关键字



据估计,到2050年,世界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2% [1]。因此,老年人的社会孤立日益令人关切。根据定义和衡量标准,60岁及以上人群中社会孤立的发生率为7%至24% [2-7]相比之下,普通人群的比例为7% [6]。此外,老年人(75-85岁)比年轻人(57-65岁)感受到的社会孤立更严重[8]。最重要的是,社会孤立是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真正威胁[7-11],导致抑郁[3.12]、自残(如吸毒、酗酒、自杀)[13-15]或自我忽视的行为[16],较高程度的认知及/或身体残疾[17],死亡率增加[818]。因此,在许多国家,防止或改善这一年龄组的社会孤立正成为一个首要的社会议题和决策的优先事项[19-20.]。

社会孤立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在文献中缺乏明确和一致的定义[21-22]。一些学者认为它直接等同于孤独,并交替使用这两个术语[20.];其他人认为这两个概念相关但又不同。例如,社会孤立被定义为与提供社会支持的人缺乏接触[23]。另一些人则将其定义为一个二维概念,其中包括客观上缺乏与联系人的接触或互动,以及由于接触或互动有限而导致的主观感觉有限或失去陪伴或社会支持(即孤独感)[821]。无论采用哪一种定义,社会孤立都被认为是由于老年人的退休、身体变化(认知和身体残疾)、不可避免地失去配偶或朋友(网络规模缩小)和/或独居或住在机构中而导致的社会互动减少,特别是与家人、朋友和社区网络的互动减少。8]。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可以克服社会互动的社会和空间障碍,使老年人(通常动员能力有限)与他人随时随地进行轻松、负担得起的交流和多种形式(即文字、音频和/或视觉)的活动成为可能。因此,许多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它在减轻老年人社会孤立方面的潜力。

对文献的搜索确定了4个系统综述[20.-2124-25综合了社会隔离干预措施的效果。这些综述审查了各种设计的研究,包括1970年至2002年期间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实验、准实验研究和前后(队列)研究[2124], 1976至2009年[20.], 2000年至2013年[25]。3项审查审查了所有形式的社会隔离干预措施[20.-2124], Morris及其同事[25]只关注使用智能技术的干预措施,以综合干预措施对居家老年人社会联系的影响,并发现了相互矛盾的结果。

我们系统综述的目的是综合信息通信技术干预对老年人社会孤立的明显影响。我们的检讨是适时和有价值的,原因如下:(1)检讨资讯及通讯科技干预措施对不同特征的长者(例如人口统计、健康状况和生活安排)的影响;(2)涵盖2002年至2015年间发表的最新研究;(3)除了定量研究外,它还包括使用定性方法(即观察、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的研究,以深入了解所观察到的ICT有效性变化的机制。


检索策略、纳入标准和研究选择

本系统综述的电子检索于2015年7月使用PsycINFO、PubMed、MEDLINE、EBSCO、SSCI、Communication Studies: a SAGE全文集、Communication & Mass Media Complete、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数字图书馆和IEEE explore进行。之所以使用这些数据库,是因为它们包括健康、老龄化、社会科学、数字技术、计算机媒介通信和通信科学等主题的研究。使用布尔运算符对所有数据库进行统一搜索:((社会隔离或孤独)和老年和(互联网或社交媒体或信息通信技术))。其次,为了确保广泛纳入与我们的综述主题相关的已发表研究,我们采用了以下标准来选择研究:(1)出版物必须是英文的;(2)研究必须实证调查信息通信技术对老年人社会孤立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影响;(3)研究参与者必须年满55岁。

搜索得到424份出版物,其中51份被删除。然后,第一作者检查剩下的标题和摘要,以确定它们的相关性。如果标题或摘要提供的信息不足以确定,则由2名研究人员对全文进行筛选,并记录导致全文被排除的原因。Morris等人对老年人社会联系和智能技术研究的系统综述中发现了另外2项研究[25]。共有30篇文章符合中概述的纳入标准图1并被保留下来进行系统评价。在仔细阅读了这些文章的全文后,研究人员排除了另外5项研究,因为缺乏完整的文本(1篇文章),没有研究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导致的社会孤立(3篇文章),以及参与者年龄小于55岁(1篇文章)。

图1所示。包含过程的概述。
查看此图

数据分析与综合

从选定的研究中提取有关研究设计、样本量和特征、ICT应用类型、老年人通过ICT应用进行互动的目标、对照组和结果的数据,并使用编码方案进行分析。对于定量研究的研究质量评估,有效公共卫生实践项目(EPHPP)工具[26]之所以被使用,是因为它适合用不同的研究设计来评估这类研究。EPHPP工具评估定量研究的6个组成部分:选择偏差、研究设计、混杂因素、盲法、数据收集方法、退出和退出。根据每个组成部分的表现,可以确定每个研究的总体评级(即强、中等或弱)。萨尔蒙提出的准则[27]用于评价定性研究:理论框架、研究价值、数据收集、参与者描述、数据分析和数据解释。对于报道一项以上研究的出版物,每个研究都被独立分析。数据编码和质量评估由第一作者和一名研究助理进行,编码间信度为0.91。审稿人之间的任何不一致由两位作者讨论以达成一致。

纳入的研究在研究设计、研究地点、参与者特征、干预措施的类型和使用以及结果测量方面存在差异。鉴于研究的异质性,我们进行了叙事综合(而不是荟萃分析)[28]。


被检查研究的特点

所有项目均于2002年至2015年间发布,其中11个项目于2010年之前发布[29-39]和14日期在该年或之后的[40-53]。他们在12个国家(奥地利、加拿大、芬兰、以色列、荷兰、新西兰、挪威、斯洛文尼亚、瑞典、台湾、英国和美国)进行了调查,其中美国的调查人数最多(n=9)。25个项目共报道30项研究(5个项目报道2项研究:1项定量研究,1项定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项研究[3639434751-52];另有6项为队列研究(2项为对照组[30.35]和4 without [31384144])。其余4项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调查)[32374046], 14项为质性研究,9项为深度访谈[29-3134-35424548-49]、3进行焦点小组访谈[333853],以及2应用参与观察[3950]。看到多媒体附录1以获得对25份已审查出版物的特征的完整描述。

大多数研究在计算机上使用某种形式的互联网或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例如,搜索、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室、视频会议、社交网络应用程序和基于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在那些没有使用手机的研究中,有一项研究采用了电话交友干预,一项研究使用了手机(智能手机),一项研究关注了iPad的使用,一项研究使用了任天堂Wii(一种视频游戏系统),还有一项研究使用了视觉宠物伴侣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允许老年用户通过android平板电脑实时与宠物化身互动。除2项研究外,所有研究的ICT干预都是在参与者的正常生活环境中实施的,包括私人住房(n=13)、辅助和独立生活社区(n=2)、聚集住房(n=1)、退休村(n=2)、养老院(n=4)、日托中心(n=1),没有具体说明他们居住的地方(n=2)。干预措施在两种环境下实施了3个项目[353941],研究对象来自两个选定的住宅环境。视觉宠物干预[50是可移动的,参与者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使用它,而不受生活环境的限制。芬兰Blažun等人的研究[41在一所社区大学进行了干预。除2项研究外,所有研究的ICT干预都旨在促进与他人的互动(参与者最频繁地联系他们的家人、朋友、重要的人、医生和通过在线聊天室结识的熟人)。另外两项研究[51-52]为老年人与家庭成员的互动设计了干预措施。

参与者特征

这些研究的样本量从8到5203不等。RCT研究的参与者人数从22人到205人不等。大多数研究(n=25)的抽样策略为方便抽样;3 (364046]采用随机抽样,2 [4348]没有具体说明抽样策略。

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从66岁(SD未给出)到83岁(SD 1.4)不等,人口统计数据存在异质性,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生活安排和国籍。在选定的研究中,[45]的男女参与者人数相等,而[38男性(n=17)多于女性(n=15)。在其余的研究中,尽管老年人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与男性高度相关,但女性参与者的人数往往远远超过男性[54]。对这一现象有两种可能的解释:(1)各国女性的预期寿命都比男性长;(2)女性更容易感到孤独,更容易与他人交流,因此更有可能参与这类研究。在25个项目中,有2个[30.42只招募独居老人。在参与者健康特征方面,4个项目[29364147]主要针对身体健康的老年人,而5 [30.-3134384250研究了那些高风险人群(孤独、虚弱、患有慢性病或身体残疾的老年人、患有痴呆症的人、患有痴呆症或中风后的配偶的照顾者)。其他研究没有使用健康状况作为采样的过滤标准。关于参与者的其他特征,1项研究[49研究了在以色列生活的经济困难的前苏联移民。33针对对电脑使用感兴趣的老年人。看到多媒体附录2有关参与者特征的详细信息。

根据EPHPP质素评估工具,若流失率达40%或以上,表明该研究的资料收集不足[26]。根据该标准,有3项研究[30.-3152]被评估为有大量辍学生。Fokkema和Kinpscheer [30.针对患有慢性疾病或身体残疾的孤独老人。即使考虑到从候补名单中增加6名参与者来取代前8名退出的参与者,参与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也可能导致高流失率(43%)。另外两项研究[3152]是持续12个月的纵向项目。研究的持续时间导致了参与者的高流失率,特别是在针对养老院老年人的研究中[52]。在梅勒研究的参与者中31, 60%的患者在随访中丢失。在Tsai等人的研究[52],对照组中有44%的参与者没有完成研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Machesney el [50],不幸的是,其中没有具体说明辍学人数,而是被称为“几个”。

因变量和结果测量

4项研究检视了资讯及通讯科技使用的结果[42434849],从总体上探讨其对社会孤立的影响,而其余研究仅评估社会孤立的具体方面。社会隔离作为结果指标仅由Cotton等人定量测量[43],使用了一份包含3个项目的自行开发的量表,询问参与者对以下问题的困扰程度:(1)没有亲密的伴侣,(2)没有足够的朋友,(3)看不到足够多的亲近的人。另外3项定性研究没有明确定义该术语。卡顿及其同事[42似乎把社会孤立视为被遗忘和没有归属感。Kahlbaough等[47]以及Karimi和Neustaedter [48将这一概念与“不与家人、朋友和现有联系人联系”联系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3项定性研究中,研究人员认为社会隔离和孤独即使不能互换,也是高度相关的,而Cotton等人[43]分析了社会孤立和孤独作为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两种不同结果。

检查信息通信技术对社会孤立影响的研究是通过观察其对社会孤立7个单一属性中的1个或多个属性的影响来进行的:孤独、社会支持、社会联系、知己数量、社会联系/社会连通性、社会网络和社会福祉。其中,孤独是测试最多的因变量(n=18)。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孤独感量表在25个项目中的20个项目中进行了测量。Fokkema和Knipscheer [30.]使用de Jong-Gierveld和Kamphuis的孤独量表[55而Aarts等[40]使用了6个项目的简短版本[56]。许等人[46]采用了Schuster等人的社会支持量表[57来评估孤独感,而Sum等人[37采用了社会与情感孤独量表。而不是使用标准化量表,Blažun等[41研究人员在干预前的调查中使用了老年参与者自我报告的孤独项目来评估结果。

社会支持由蔡和同事进行评估[51-52]使用熊氏社会支持行为量表,该量表包括(1)社会网络数量、(2)社会支持行为数量(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工具支持和评价支持)和(3)社会支持满意度的子量表。Torp等人使用的社会支持工具[38]采用了Russel和他的同事[58]。Torp等人还将社会联系作为另一个结果指标,应用Andersson的[59家庭和友谊联系量表。社会幸福感被Slegers等人定义为一个多维变量[36并使用de Jong-Gierveld和Kamphuis的孤独量表和社交网络的数量进行测量。社会连通性/社会连通性和社会网络在回顾的定性研究中没有明确定义,但与与他人和/或与整个社会的联系数量有关。Mellor等[31]然而,使用Lee和Robin的社会连通性量表来测量社会连通性[60在他们的队列研究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抑郁症不是社会孤立的一个维度,但它是一个相关的概念,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回顾的研究中,6项也将抑郁作为结果变量[35394250-52]。这一研究趋势反映了先前的研究结果,即社会孤立导致老年人抑郁(心理健康的负面指标)。自尊、自我控制和生活质量是研究中测试的ICT干预的其他相关结果。

信息和通信技术干预措施对减轻社会孤立的影响

在处理信息通信技术使用与社会孤立之间关系的研究中,4显示了一个积极的结果:使用电话交友程序[42]、电脑及互联网[4349],以及一般的资讯及通讯科技[48减少了社会隔离。除了对孤独感的影响外,各研究报告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使用对社会孤立的个人层面的影响是一致的。信息通信技术干预显著促进了参与者的社会支持、社会联系、社会联系/社会联系和社会网络,但对知己的数量没有影响[39]或社会福利[36]。

在调查孤独感的18项研究中,有15项显示,使用ICT的老年人的孤独感显著减少。使用交流程序(使用固定电话、智能手机、ipad、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室或论坛)和高科技应用程序(Wii、电视游戏系统和虚拟宠物伴侣Gerijoy)的研究一致报告了减轻孤独感的积极作用。2项无显著结果的研究评估了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遍使用[3639],带1 [36]以健康的居家长者为目标,而其他[39针对住在补贴住房或护理机构的老年人。其余的非显著性研究[40调查了社交网站的使用情况。考虑到其他报告此类干预措施显着效果的研究也采用了针对不同健康状况水平和不同生活状况的老年人的随机对照试验和调查设计,显然计算机和互联网以及社交网站对改善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另一个不确定的发现是关于视频会议对减少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Blažun及同事[41研究发现,在疗养院的斯洛文尼亚参与者在使用Skype后,他们的孤独感水平没有变化,而台湾疗养院参与者在使用Skype或Windows Live Messenger进行视频会议后,孤独感显著降低[51-52]。

此外,Sum等[37发现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对不同类型的孤独有不同的作用:社交孤独、家庭孤独和浪漫孤独。使用电脑和互联网与熟人交流可以缓解老年人的社会孤独感,但大量使用(持续时间长)与社会孤独感呈正相关。此外,使用电脑和互联网进行新的接触导致家庭孤独感。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对浪漫孤独的影响尚未确定。

使用互联网整体上增加长者的社会支持[46]以及那些主要照顾其患有痴呆症或中风的配偶的人[38]。类似地,Nahm的[32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对建立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社会网络具有积极作用,从而产生社会支持。访谈数据来自Dhillon等人的研究[45]表明信息通信技术(如Facebook或网络游戏)促进了社会互动和社会支持,从而进一步缓解了老年人的孤独感。蔡等[51[]发现,在养老院的老年人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视频会议聊天显著增加了情感支持(即关怀、移情、爱和信任)和评价支持(即交流与自我评价相关的信息),但没有信息支持(即沟通帮助解决问题的信息)或工具支持(即有形商品、服务和援助)。然而,在6个月或12个月的干预阶段,并没有发现这种对社会支持的积极影响[52]。此外,视频会议聊天在6个月或12个月的阶段提供了较低的感知工具支持,而亲自访问的频率没有改变。正如研究人员所声称的那样,这个工具支持的发现可能意味着视频聊天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养老院的生活环境。因此,他们对有形物品、服务或援助的需求随着居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在6个项目中测试了ICT使用与社会连通性/社会连通性或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这些项目报告了大致一致的模式。一般而言,资讯及通讯科技(互联网、流动电话/智能手机、ipad、社交网站及音频/视频聊天软件)是长者与他人保持联系的有效工具[31354448并扩大他们的社交网络[3253]。值得注意的是,Mellor及其同事[31]的报告显示,在干预的第3个月阶段,老年人在家使用电脑和互联网增加了他们的社会联系,但在干预的第6个月或第9个月阶段则没有。

除了社会孤立方面,一些研究还探讨了信息通信技术对相关结构的影响,包括抑郁、焦虑、负面影响、认知、身体功能(或日常活动)、自我控制(或感知控制)、自尊和生活质量(或生活满意度)。有关使用ICT对抑郁症的影响的结果是一致的,总体上是积极的,只有1项研究[50]报告结果部分没有明确的信息。虽然3项研究中有2项得出结论认为ICT带来了积极影响,但[31报道了该结果的不确定结果。4项研究显示ICT对生活满意度的有利影响[35424750],而2项研究[3139发现使用ICT后生活满意度无显著变化。自尊心[3139也不能控制生活[3639]被认为是ICT使用的一个重要成果。然而,在接触信息通信技术后,自我控制的感知显著增加[35]。使用资讯及通讯科技可改善长者的身体健康[42]。它对增加体力活动的影响尚无定论[3647]。

最后,一些研究评估了使用ICT对老年人与他人沟通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3项研究[394353找到了一个积极的结果。克拉克研究中更多的老年参与者29表示,互联网聊天环境并没有限制他们的信息交流。

检验研究的质素评估

而4项定量研究被评为中度[35434652和4 as strong []36394751], 8个被评为弱[30.-3237-3840-4144]。在这4项强有力的研究中,Slegers等[36以其严格控制的随机设计脱颖而出。在两次随机化之后,比较了4种情况下使用电脑和互联网对老年人孤独感的长期影响:训练-干预、训练-不干预、不训练-不干预(这种情况下的人对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有兴趣)和对照组(这里的人对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根本不感兴趣)。

大多数研究使用了方便的样本,这导致了选择偏差的高风险。与Morris等人的评价结果一致[25],除6项选定的定量研究外,其余的[3640444951-52未能具体说明参与调查的源人口的比例或同意参加指定小组的人口的比例。这些信息的缺乏使得很难确定样本的代表性。在这6项研究中,2项[4044的参与比例不到60%。没有一项研究报告有任何试图使参与者对被检查的干预结果视而不见的企图。关于评估者(或护理者)是否意识到干预措施的信息非常有限。有两项研究[30.43在干预之前没有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此外,有3项研究[364350]没有明确ICT干预的持续时间,在2项研究中[3543没有报告信通技术培训的形式(即个人或团体培训)。有关培训形式的信息是必要的,因为文献表明,老年人培训的形式与有效性之间存在关系,而老年人对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学习速度可能较慢[3139]。

在16项定量研究中,有7项在分析ICT干预措施的影响时控制了混杂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朋友和家人的数量[43],身体/情感/社会限制[43],子女数目[35],积极的生活事件[35]、个人动机(即学习新技能及吸引他人注意)[36],个性,感知心理健康[34],在护理院居住的时间[51-52],教育程度[40],性[40]和年龄[4051-52]。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一些研究中,参与者在试验过程中退出的比例很高,而且除了1项研究外,所有研究都缺乏功效分析。36的RCT研究。

在定性研究中,有4 [30.-313538]作为二次分析,为(随机)定量研究的结果提供进一步的见解。大多数定性研究的质量很低,因为作者没有解决几个关键领域,正如Salmon [27]。首先,大多数此类研究(无论是独立的还是次要的)都是描述性或探索性的,而没有检查从文献中得出的特定命题,而3项研究[334953基于理论讨论了这些发现。其次,受访者的招聘流程没有明确规定。大多数研究报告了受访者的抽样框架和特征,但有些未能提供有关招募方法的信息(例如,随机,有目的或方便招募),而其他研究没有解释如何选择某个地点,养老院或社区以及为什么。此外,尽管大多数研究都报告了受访者的数量,但都没有提到这个数字是否是理论饱和的结果。没有这些信息,读者无法确定数据的适当性和丰富性。此外,大多数研究[30.-3134-35394850没有清楚地报告数据是如何收集和分析的。他们往往没有报告采访协议或编码程序,尽管有些人确实说明了他们如何确定新出现的主题。这些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研究人员对数据的处理方法直接决定了结果是什么。最后,一个严重的问题是,许多作者报告的数据表面上没有解释或影响。


据我们所知,这一系统审查首次探讨了信息和通信技术在预防或减少社会孤立方面的潜力,这种状态意味着老年人身心健康恶化的风险。这项系统审查的结果提供了新的定量和定性证据,以支持信息通信技术在减轻老年人的社会孤立(一般或特定方面)方面的作用。这一审查促进了信通技术如何帮助老年人消除社会孤立的机制,并为政策和做法提供了见解。

社会隔离是一个未经检验的概念

本综述的大多数研究评估了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对单一社会隔离维度的影响,包括孤独感、社会支持和社会联系。这一模式与狄更斯及其同事在研究综述中所揭示的一致[20.],其中32项研究中只有2项将社会隔离作为结果变量,而其余研究大多评估孤独、社会网络规模和社会支持。这些发现表明,老年人的社会孤立作为一个多维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充分研究[20.22]。尽管有证据表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使用影响社会孤立的具体方面,但它对社会孤立的总体看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揭示信息通信技术干预措施与减少社会孤立之间的关系。

将社会孤立的一般概念作为一个多维结构进行有限的考察,可能是缺乏适当尺度的结果。Sansoni等[61发现以下4种社会隔离工具是文献中最主要的工具:Lubben社会网络量表[62-64]、de Jong-Gierveld孤独量表[55-56]、医疗成果研究及社会支持调查[65]、感知社会支持多维度量表[66]。这些工具显然是为衡量社会孤立的具体方面而不是整体概念而设计的。未来的研究需要首先从老年人的角度发现社会孤立概念的基础,从而开发一个可靠的社会孤立量表作为一个多维变量。例如,Nicholson [22]确定了社会孤立的5个关键属性:(1)归属感,(2)社会接触,(3)关系质量,(4)充实的关系,和/或(5)参与。在研究社会孤立与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时,Cornwell和Waite [8将社会孤立作为多个组成部分(即社会接触频率、社会网络规模、社会活动、孤独和社会支持)的变量,整合为两种形式:社会脱节和孤立。应进行进一步评价,以验证用于衡量社会孤立的单一方面的工具与将社会孤立作为一个多维结构的工具的适用性。尽管本综述所包括的研究解决了社会孤立的某些方面,但仍有一些方面,如关系质量和参与程度,在信息和通信技术干预的影响方面尚未得到检验。研究人员应该在未来的研究中探索这些方面,以促进我们对社会隔离的理解。

信息通信技术缓解社会孤立的机制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使用总体上对社会孤立、社会支持和社会联系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信息和通信技术对社会联系和社会支持的积极影响在干预后很少持续超过6个月。孤独感的研究结果尚无定论。自尊和对生活的控制的结果一直是不显著的。

通过对纳入研究的定量和定性数据进行三角分析,本文认为老年人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机制减少其社会孤立:与外界的联系、获得社会支持、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和增强自信心。信息通信技术帮助老年人通过数字互动,跨越时间和地理界限,与家人(尤其是孙辈)、朋友、前同事、熟人以及有共同兴趣或需求的新联系人保持联系。联系导致社会包容并促进社会支持。信息和通信技术还使老年人可以在没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更新他们的爱好或能力,并参与愉快的活动。最重要的是,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提高了老年人的自信心,使他们“与信息联系”、“感觉年轻”、“成为现代一代”、“克服挑战”、“掌握新技能”、“保持社交活跃”和“在网上帮助他人”。值得注意的是,向年轻一代(认识或不认识)提供建议对老年人口的自信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获得的自信会带来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效能感超越了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和社会活动的参与。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还使老年人参与批判性思维和决策,并提供获取信息和资源的途径,从而增强老年人的权能。自信和赋权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自己的积极感受,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控制和/或生活满意度。因此,对自我效能、掌握和赋权作为结果的进一步研究应该对社会孤立领域的理论建设有希望。

老年人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

本综述的结果表明,老年人可以从信息通信技术干预措施中受益,并且在经过适当的培训后会(有时经常)使用它们。同时,试验参与者的高流失率和ICT对孤独感减少影响的不确定结果意味着ICT并不适合所有老年人。空间(如居家或机构)和社会(如移民或配偶照顾者)社会化障碍、对信息通信技术的兴趣、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动机、认知能力、足够的视力和使用设备的基本身体能力(如手指或手的运动、使用触摸板的技能)是老年人信息通信技术适用性的可能预测因素。此外,为老年人量身定制培训(在培训的环境、程序、材料、时间以及教师的风格和态度方面)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减轻社会孤立方面的积极作用。

资讯及通讯科技对长者不同类型的孤独感及社会支持有不同的影响机制[3751-52]。结果揭示了信息通信技术介导的活动和这种行为对特定类型的孤独和社会支持的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到只有两项研究涉及孤独的类型,两项研究调查社会支持的类型,未来对这些主题的研究应促进对信息通信技术在减轻社会孤立方面作用的理解。这类研究的结果可以深入了解老年人中哪些人最能从信息和通信技术中受益,以减少他们的孤独感或在特定情况下增加他们的社会支持。

未来的发展

所审查的大多数研究对信息通信技术干预措施进行了测试,并在少数参与者中进行了一次性试验。因此,结果的可推广性是有限的。需要进一步检验它们的适用性。

在本系统综述中,大多数信息和通信技术干预措施涉及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应探索其他类型的干预措施。一些接受访谈的研究参与者表示,使用ICT让他们能够适应年轻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和偏好。因此,它提高了他们代际交流的数量和质量。同样,克拉克[27观察到,如果一个人有足够数量的朋友,使用一个特定的平台可以减少社会孤立。目前流行的信息通信技术——即时通讯(如WhatsApp、Line、Snapchat)、YouTube视频和社交网站(如Facebook、Instagram)——应进一步调查其在减少老年人社会孤立方面的潜力。例如,哈利和菲茨帕特里克[67发现YouTube允许年长用户与年轻用户进行家庭以外的交流,这些年轻用户使用自制视频(即视频博客)分享他的兴趣。这种行为进一步满足了老人的社会和情感需求,增加了他的自信心。手机应用程序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因为在富裕国家,老年人在他们的年龄组中使用基于手机的信息通信技术的速度正在迅速增长。68]。

此外,本综述的结果表明,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并不能保证通信质量。例如,当信息通信技术介导的沟通不是互惠的时候,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可能会增加老年人的社会孤立[48]。因此,研究如何利用信通技术在老年人与其他人之间建立高质量的沟通(例如,利用视频会议让老年人几乎参与家庭活动)可能是未来研究社会孤立和/或代际沟通的一个有希望的主题。

检讨的优点和缺点

这篇系统综述论述了社会孤立研究的一个新趋势:信通技术干预措施减少老年人的社会孤立。综合检索策略和纳入所有设计的研究增加了纳入该领域所有相关研究的可能性。同时呈现随机和非随机研究的结果可能是本研究的局限性。然而,这一审查决定拓宽了我们对现有社会隔离干预措施及其有效性的探索,并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本研究的目标。

本综述中研究的异质性限制了我们结果的可比性和概括性。虽然将研究范围限制在以英语发表的研究可能会引入偏倚,但所回顾的研究是在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进行的。

结论

这一系统审查表明,需要对信息和通信技术干预措施对老年人社会孤立的影响进行更多精心设计的研究。一般来说,信通技术是解决老年人社会孤立问题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工具,但并非所有老年人都适用。研究确定老年人中哪些人最能从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中受益,以及如何培训和实施这种干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价值。此外,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他类型的干预措施(例如,基于移动电话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和YouTube视频)在减少社会孤立方面的有效性应得到实证检验。此类研究的结果可促进创新和有效地实施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老年人社会隔离干预措施。

利益冲突

没有宣布。

多媒体附录1

所选研究的特点。

PDF档案(Adobe PDF档案),247KB

多媒体附录2

所选研究的参与者特征。

PDF档案(adobepdf档案),160KB

  1. 世界人口老化2007。纽约:联合国;2007.人口老龄化的规模和速度http://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opulation/publications/pdf/ageing/WorldPopulationAgeingReport2007.pdf[2015-11-13访问][WebCite缓存
  2. Victor C, Bowling A, Bond J, Scambler s。孤独、社会孤立和晚年独居。谢菲尔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经济和社会研究理事会老龄化计划;2003.
  3. 李立强,李立强,李立强,李立强。老年人健康风险评估2:老年人社会隔离风险对临床医生和专员的影响[J]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7;37 (5):377 - 382 [免费全文] [Medline
  4. 研究老年人社会疏离的动态。编辑:Banks J, Breeze E, Lessof C, Nazroo J。生活在21世纪:英国的老年人。2006年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第三波)。伦敦:财政研究所;2008:150 - 185。
  5. 霍桑。测量老年人社会孤立:友谊量表的发展和初步验证。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6,30(3):521-548。[CrossRef
  6. 社区样本中的感知社会孤立:其普遍性及其与人们生活各方面的关系。社会精神病学杂志,2008;43(2):140-150。[CrossRef] [Medline
  7. Saito M, Fujiwara Y, Kobayashi E, Fukaya T, Nishi M, shinkhai S.[基于家庭构成的宿舍郊区老年人社会隔离患病率及特征]。日本科学,2010;57(9):785-795。[Medline
  8. 康威尔EY,怀特LJ。老年人的社会脱节、感知孤立与健康。中华卫生杂志;2009;30 (1):31-48 [J]免费全文] [Medline
  9. 马尔瓦尼-天NE, Alegría M,斯里布尼W.社会凝聚力,社会支持和健康在美国的拉丁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21 (2):477-495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0. 陈建军,陈建军,陈建军。老年人的社会网络类型:一个多维视角。[J] .心理科学学报,2007;32 (6):P322-P330。[Medline
  11. Kharicha K, ilffe S, Harari D, Swift C, Gillmann G, Stuck AE。老年人健康风险评估1:独居老年人是“风险”群体吗?[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37 (5):391 - 391 [免费全文] [Medline
  12. 杜福曼,卢本杰,梅耶-奥克A,艾奇逊K, Schweitzer SO, De Jong FJ,等。在健康老年人中筛查抑郁症。社会工作1995;40(3):295-304。[Medline
  13. 汉森BS。社会网络、社会支持和老年男性酗酒——一项针对1914年出生男性的人口研究,Malmö,瑞典。[j]; 1994; 6(6):725-732。[Medline
  14. Eng PM, Rimm EB, Fitzmaurice G, Kawachi I.社会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与随后的男性总死亡率和原因特异性死亡率和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15 (8):391 - 391 [J]免费全文] [Medline
  15. Berkman LF, Glass T, Brissette I, Seeman TE。从社会整合到健康:新千年中的迪尔凯姆。社会科学与医学2000;51(6):843-857。[Medline
  16. Locher JL, Ritchie CS, Roth DL, Baker PS, Bodner EV, Allman RM。老年样本中的社会孤立、支持、资本和营养风险:种族和性别差异。社会科学与医学2005;60(4):747-761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7. 加拿大马尼托巴省老年人的社会隔离、孤独与健康。中华医学杂志,2001;1(1):1 - 4。
  18. Boden-Albala B, Litwak E, Elkind MSV, Rundek T, Sacco RL。社会孤立和中风后的后果。神经病学2005年6月14日;64(11):1888-1892。[CrossRef] [Medline
  19. 苏志强,张建军,张建军。网络技术与社会资本:网络对老年人社会资本和幸福感的影响。计算机学报,2008;14(1):202-220。[CrossRef
  20. Dickens AP, Richards SH, Greaves CJ, Campbell JL。针对老年人社会孤立的干预措施:系统综述。中华卫生杂志2011;11:647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1. 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等。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孤独感的研究进展。老龄化与社会1999;25(1):41-67。[CrossRef
  22. 老年人的社会孤立:一个进化概念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9;35(6):1342-1352。[CrossRef] [Medline
  23. 温格GC, Burholt V.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和孤独水平的变化:一项20年的纵向研究。[J]中国老龄科学;2004;23(2):115-127。[Medline
  24. Findley RA。减少老年人社会孤立的干预措施:证据在哪里?老龄化与社会2003;23(5):647-658。[CrossRef
  25. Morris ME, Adair B, Ozanne E, Kurowski W, Miller KJ, Pearce AJ,等。智能技术增强居家老年人的社会联系。澳洲老龄化[J]; 2014;33(3):142-152。[CrossRef] [Medline
  26. 定量研究的质量评估工具:有效的公共卫生实践项目,2009。URL:http://www.ephpp.ca/PDF/Quality%20Assessment%20Tool_2010_2.pdf[查阅时间:2015-05-01][WebCite缓存
  27. 评质性研究的品质。中华病毒学杂志,2013(1):1-3。[CrossRef] [Medline
  28. Lipsey MW, Wilson DB。实际的荟萃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千橡市:圣贤;2001.
  29. 克拉克DJ。通过电脑生活的老年人。计算机辅助护理2002;20(3):117-124。[Medline
  30. 用数字化来逃避孤独:荷兰用电休克疗法克服老年人孤独感的定量和定性评价。老龄化与健康2007;11(5):496-504。[CrossRef] [Medline
  31. 梅勒D,弗斯L,摩尔K.互联网能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吗?2008年2月9日;32(1):25-42。[CrossRef
  32. Nahm ES, Resnick B, Mills ME。计算机介导的老年人社会支持模型。AMIA年会程序2003:948 [免费全文] [Medline
  33. Richardson M, Weaver CK, Zorn Jr TE。“上进”:老一辈新西兰人对电脑的看法。新媒体与社会2005,01;7(2):219-245。[CrossRef
  34.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基于网络的老年人视频会议系统研究。[J] .中国电信,2008;14(2):79-82。[CrossRef] [Medline
  35. 夏皮拉N,巴拉克A,盖尔1。通过网络训练和使用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与健康2007;11(5):477-484。[CrossRef] [Medline
  36.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计算机训练和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J] .心理科学学报;2008;31 (3):P176-P184。[Medline
  37. 张晓明,张晓明,张晓明。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心理学报,2008;11(2):208-211。[CrossRef] [Medline
  38. Torp S, Hanson E, Hauge S, Ulstein I, Magnusson L.挪威老年配偶照顾者中信息和通信技术如何促进健康的初步研究。卫生社会护理社区2008,16(1):75-85。[CrossRef] [Medline
  39.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为老年人提供网络培训和访问的社会心理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老龄化与健康2002;6(3):213-221。[CrossRef] [Medline
  40. Aarts S, Peek STM, Wouters EJM。社区居住老年人社交网站使用与孤独感及心理健康的关系国际老年精神病学杂志;2015;30(9):942-949。[CrossRef] [Medline
  41. Blažun H, Saranto K, Rissanen S.计算机培训课程对减少芬兰和斯洛文尼亚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计算机学报,2012;28(4):1202-1212。[CrossRef
  42. Cattan M, Kime N, Bagnall A.电话交友在社会孤立老年人低水平支持中的应用——一项评估。卫生社会保健社区2011年3月;19(2):198-206。[CrossRef] [Medline
  43. Cotten SR, Anderson WA, McCullough BM。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孤独感和与他人接触的影响:横断面分析。中国医学杂志,2013;15(2):e39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44. Delello JA, McWhorter RR。缩小数字鸿沟:将老年人与iPad技术联系起来。[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7:1-26。[CrossRef] [Medline
  45. Dhillon JS, Ramos CR, Wunsche BC, luutteroth C.基于web的老年人远程医疗系统设计:一项新西兰的访谈研究。第24届计算机医疗系统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BMS 2011布里斯托尔。: IEEE;2011年6月发表于:第24届计算机医学系统国际研讨会;2011年6月27日至30日;第1-6页http://ieeexplore.ieee.org/xpls/abs_all.jsp?arnumber=5999157CrossRef
  46. Heo J,春、李,李KH、金J .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和幸福。网络心理行为学报,2015;18(5):268-272。[CrossRef] [Medline
  47.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玩游戏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身体活动、孤独感和情绪。活动适应与老龄化2011;35(4):331-344。[CrossRef
  48. 王晓明,王晓明。网络环境下老年人的社交行为研究。:计算机协会;2012年发表时间: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2012年2月11日至15日;西雅图佤邦。
  49. 刘国强,刘国强,刘国强。“没有它,我什么都不是”:老年移民生活中的互联网。新媒体与社会2011年11月11日;14(4):583-599。[CrossRef
  50. 陈涛,李建军,李建军。老年科技伴侣:痴呆症患者的虚拟宠物。: IEEE;2014年发表于:系统,应用和技术会议(LISAT), 2014年IEEE长岛;2014年5月2-2日;纽约,1-3页。[CrossRef
  51. 蔡洪辉,蔡云峰,王洪辉,常玉成,褚洪辉。视像会议计划可改善养老院老人的社会支持、孤独感及抑郁状态。老龄化与健康2010,11,14(8):947-954。[CrossRef] [Medline
  52. 蔡洪,蔡云峰。对养老院老人进行至少3个月的视频会议项目后1年内抑郁症状、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变化。中国医学杂志,2011;13(4):93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53. Winstead V, Anderson WA, Yost EA, Cotten SR, Warr A, Berkowsky RW。你可以教老狗新把戏:对老年生活社区的居民如何利用网络克服空间和社会障碍进行定性分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3;32(5):540-560。[CrossRef] [Medline
  54. 不同技能途径对数字参与的影响。欧洲传播杂志2013 Sep 16;28(6):696-713。[CrossRef
  55. 张建军,李建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孤独感量表。应用心理测量1985 Sep 01;9(3):289-299。[CrossRef
  56. de - gierveld J, van Tilburg T.调查数据的整体、情感和社会孤独的6项量表验证性测试。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2006;28(5):582-598。
  57. Schuster TL, Kessler RC, Aseltine RH。支持性互动,消极互动和抑郁情绪。[J]社会心理学杂志;2009;18(3):423-438。[Medline
  58. Russell D, Peplau LA, Cutrona CE。修订UCLA孤独量表:并发效度与区别效度证据。[J]社会心理学杂志,1980;39(3):472-480。[Medline
  59. 李建军。老年妇女孤独感的干预:一个过程评价。人类关系1984 Apr 01;37(4):295-310。[CrossRef
  60.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鲁本社会网络量表在三个欧洲社区居住的老年人口中的简化版表现。老年病学杂志2006;46(4):503-513。[Medline
  61. 马洛斯基,马洛斯基,马洛斯基。社会隔离的有效评估。:伍伦贡大学卫生服务发展中心;2010年1月1日。URL:http://www.adhc.nsw.gov.au/__data/assets/file/0007/236329/24_Social_Isolation_Report.pdf[查阅时间:2015-05-01][WebCite缓存
  62. Lubben JE, Gironda M.社会关系对老年人健康和福祉的中心性。见:Berkman B, Harooytoan LK,编辑。老龄化世界中的社会工作和卫生保健。纽约:b施普林格;2003:319 - 350。
  63. 卢本杰,吉隆达M.社会网络的测量与效益评估。在:菲利普C,艾伦G,摩根D,编辑。社会网络与社会排斥:社会学与政策视角。伯灵顿,佛蒙特州:阿什盖特出版公司;2004:20-34。
  64.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鲁本社会网络量表在三个欧洲社区居住的老年人口中的简化版表现。老年病学杂志2006;46(4):503-513。[Medline
  65. Sherbourne CD, Stewart AL. MOS社会支持调查。社会科学与医学1991;32(6):705-714。[Medline
  66. zmet GD, Powell SS, Farley GK, Werkman S, Berkoff KA。感知社会支持多维度量表的心理测量特征。[J] .环境科学与技术,1990;32(3):391 - 391。[CrossRef] [Medline
  67. harry D, Fitzpatrick G. YouTube与代际交流:以老年病学为例[j]。高校接入信息学报,2008,29(1):5-20。[CrossRef
  68. 尼尔森J.老年人作为网络用户。:尼尔森诺曼集团;2013.URL:http://www.nngroup.com/articles/usability-for-senior-citizens/[查阅时间:2015-05-01][WebCite缓存


EPHPP:有效的公共卫生实践项目
信息通信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
个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


G·艾森巴赫编辑;提交01.05.15;经N·迪维亚尼、J·克莱门森同行评审;对作者的评论09.07.15;3月9日收到修订版本;接受07.10.15;发表28.01.16

版权

©Yi-Ru Regina Chen, Peter J Schulz。原载于医学互联网研究杂志(//www.mybigtv.com), 2016年1月28日。

这是一篇在知识共享署名许可(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下发布的开放获取文章,该许可允许在任何媒介上不受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前提是原始作品首次发表在《医学互联网研究杂志》上,并适当引用。必须包括完整的书目信息,到//www.mybigtv.com/上原始出版物的链接,以及版权和许可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