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gydF4y2Ba在gydF4y2Ba第22卷gydF4y2Ba,第9号gydF4y2Ba(2020)gydF4y2Ba: 9月gydF4y2Ba

本文的预印本(早期版本)可在gydF4y2Bahttps://preprints.www.mybigtv.com/preprint/18458gydF4y2Ba,首次出版gydF4y2Ba。gydF4y2Ba
大学新生补偿性社交网站使用、家庭支持与抑郁:三波面板研究gydF4y2Ba

大学新生补偿性社交网站使用、家庭支持与抑郁:三波面板研究gydF4y2Ba

大学新生补偿性社交网站使用、家庭支持与抑郁:三波面板研究gydF4y2Ba

原始论文gydF4y2Ba

1gydF4y2Ba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gydF4y2Ba

2gydF4y2Ba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gydF4y2Ba

3.gydF4y2Ba杨恩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泉州gydF4y2Ba

4gydF4y2Ba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传媒学院,北京gydF4y2Ba

5gydF4y2Ba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中国杭州gydF4y2Ba

通讯作者:gydF4y2Ba

王可欣,文学学士,理学硕士,博士gydF4y2Ba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gydF4y2Ba

浙江大学gydF4y2Ba

主教学楼四楼gydF4y2Ba

杭州,310007gydF4y2Ba

中国gydF4y2Ba

电话:86 18611897400gydF4y2Ba

传真:86 10 64872070gydF4y2Ba

电子邮件:gydF4y2Bawangkexin0809@zju.edu.cngydF4y2Ba


背景:gydF4y2Ba研究发现,大一新生将社交网站作为一种有效适应大学生活的有用媒介,这表明他们倾向于利用社交网站进行社会补偿。然而,社交网络的代偿性使用通常存在问题。gydF4y2Ba

摘要目的:gydF4y2Ba本研究通过考察内向性的前因作用、社交网络代偿性使用的解释作用以及感知到的家庭支持的保护作用,探讨了一个新生亚群在适应大学社会生活过程中出现抑郁症状的原因。该研究是第一个通过纵向设计指出SNS代偿性使用的相关性来解释内向和抑郁之间的间接关联的研究之一。gydF4y2Ba

方法:gydF4y2Ba采用三波新生面板样本(N=1137)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gydF4y2Ba

结果:gydF4y2Ba我们发现,第一波的内向正向预测第二波的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并随后增加第三波的抑郁(未标准化B=0.07, SE = 0.02,gydF4y2BaPgydF4y2Ba<。001, 95% ci 0.04-0.10;未标准化B=0.09, SE 0.01;gydF4y2BaPgydF4y2Ba<。001, 95% ci 0.06-0.12)。经调节的中介模型进一步检验了感知家庭支持对内向与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中的缓冲作用(指数=0.0031,SE 0.0015, 95% CI 0.0003-0.0062)。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发现第一波的家庭支持减少了第二波不内向新生的代偿性SNS使用,并进一步减少了第三波的抑郁情绪。gydF4y2Ba

结论:gydF4y2Ba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家庭支持的增强效应,而不是缓冲效应,通过将其效应嵌入到内向和补偿性社交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中。了解不同内向程度的新生在休闲路径上的差异,有助于阐明社交网络如何影响年轻人的生活。gydF4y2Ba

医学与互联网学报,2020;22(9):e18458gydF4y2Ba

doi: 10.2196/18458gydF4y2Ba

关键字gydF4y2Ba



新生使用社交网站与抑郁gydF4y2Ba

进入大学是一个标志着即将进入成年期的过程,对许多新生来说,这可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考验。gydF4y2Ba1gydF4y2Ba]。在适应不良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症状中,抑郁症受到研究人员的特别注意。例如,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25.5%的新生报告有抑郁症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症(CES-D)量表上的总分高于16分;此外,近6%的人报告有自杀意念[gydF4y2Ba2gydF4y2Ba]。在大学生中,抑郁症与自杀行为有关[gydF4y2Ba3.gydF4y2Ba],药物使用的风险增加[gydF4y2Ba4gydF4y2Ba],以及保留率降低[gydF4y2Ba5gydF4y2Ba]。因此,确定风险因素和阐明调整阶段的影响机制至关重要。gydF4y2Ba

社交网站(SNS)的使用被认为是抑郁症的一个新的潜在风险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和初成成人中。gydF4y2Ba6gydF4y2Ba]。尽管社交网络为年轻人提供了维持旧关系和建立新关系的新渠道,但一些研究表明,社交网络的不当使用可能会损害调整[gydF4y2Ba7gydF4y2Ba]。补偿性网络使用是许多不同类型的有问题的网络使用之一,与大学生活头几个月的压力经历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补偿性互联网使用与补偿性使用有关,这是基于社会补偿假说提出的[gydF4y2Ba8gydF4y2Ba],这表明在线下社交中遇到困难的人最终会从使用在线互动平台(如聊天室)中受益。补偿性互联网使用更侧重于动机角度,指使用广泛的互联网应用程序作为应对消极生活状况的策略[gydF4y2Ba9gydF4y2Ba]。gydF4y2Ba

更具体地说,补偿性互联网使用是由Kardefelt-Winther [gydF4y2Ba9gydF4y2Ba上网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减轻焦虑情绪;这种应对策略可能会导致适应不良的结果。例如,王和他的同事[gydF4y2Ba10gydF4y2Ba发现大学生在高压力下会使用代偿性使用。此外,Elhai等[gydF4y2Ba11gydF4y2Ba[]表明,代偿性智能手机使用,作为代偿性互联网使用的一种特殊类型,与各种抑郁构建同时发生。此外,补偿性上网可由不同的生活困难所驱动[gydF4y2Ba9gydF4y2Ba]。在这些困难中,社会问题被发现在补偿性互联网使用中占主导地位,导致补偿性SNS使用(例如使用Facebook)的概念的产生[gydF4y2Ba12gydF4y2Ba]。从本质上讲,补偿性SNS使用指定使用SNS作为补偿个人社交不足的手段,因此可以被视为某种类型的补偿性互联网使用。根据这一推理,本研究试图调查新生在压力过渡到大学生活期间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与抑郁之间的关系。gydF4y2Ba

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诉诸社交网络进行社会补偿的倾向因人而异。一般来说,社会能力水平低的个体(例如,内向程度高的个体)更有可能以一种代偿方式使用SNS。此外,各种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的结构与应对策略有关[gydF4y2Ba13gydF4y2Ba,gydF4y2Ba14gydF4y2Ba]。家庭,以及朋友和其他重要的人,是一种无价的社会支持[gydF4y2Ba15gydF4y2Ba]。根据社会支持缓冲假说,感知支持对不良生活情境中的消极应对有缓冲作用[gydF4y2Ba16gydF4y2Ba,gydF4y2Ba17gydF4y2Ba]。因此,社会支持可能与社会特征相互作用,影响应对策略,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具体而言,我们调查了内向和感知到的家庭支持对新生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和随后的抑郁的共同影响。gydF4y2Ba

具体而言,本研究试图(1)检验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对内向与抑郁之间的关联中的中介作用,以及(2)检验家庭支持是否会保护内向者不诉诸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从而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在三个方面扩展了先前的研究:首先,通过纳入新生使用媒体的风险因素,我们希望增加有关新生如何应对大学过渡的现有知识。其次,通过识别潜在的弱势群体和保护因素,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度针对性的新生适应干预措施。第三,我们是第一个使用三波数据来检验我们关于内向性、代偿性SNS使用和抑郁的调节中介模型的假设;这种方法响应了对社交网络使用的前因和结果进行纵向研究的学术呼吁。gydF4y2Ba

内向与新生抑郁症状gydF4y2Ba

学者们认为,核心人格是抑郁症的主要伴随物。在五大构念中,内向性(即低外向性)在与抑郁症现象学和结果的关联方面尤其有前景[gydF4y2Ba18gydF4y2Ba]。多项研究发现,内向与抑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艾森克的理论可以解释内向和抑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根据这一理论,内向的人更容易受到惩罚[gydF4y2Ba19gydF4y2Ba]或令人沮丧的不奖励[gydF4y2Ba20.gydF4y2Ba],这可能会增加经历消极情绪的风险。根据这一理论,Larsen和Ketelaar [gydF4y2Ba21gydF4y2Ba发现外向的人对积极情绪的反应比对消极情绪的反应更强烈;然而,内向的人对消极情绪的反应比对积极情绪的反应更强烈。根据荣格的理论[gydF4y2Ba22gydF4y2Ba),内向的人倾向于内部思考,因此,倾向于沉思,不善于交际,对他人保持缄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更内向的人更容易抑郁。来自横断面研究的经验证据支持这种正相关。例如,Saklofske等人[gydF4y2Ba23gydF4y2Ba发现内向与抑郁呈正相关。然而,一项使用全国代表性样本的研究发现,内向与抑郁有关,但不是显著的预测因素[gydF4y2Ba24gydF4y2Ba]。gydF4y2Ba

值得注意的是,与横断面研究的发现相比,纵向研究中内向和抑郁之间的联系较弱。Shull [gydF4y2Ba17gydF4y2Ba报道了一年级大学生的内向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纵向关联;然而,根据一项荟萃分析研究,在大多数研究中,内向和抑郁之间的联系仍然被观察到,但在控制基线抑郁水平时,这种联系似乎明显减弱。gydF4y2Ba

总的来说,由于新生的负面情绪(即焦虑、紧张、抑郁、愤怒、困惑、疲劳和缺乏活力的组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增加[gydF4y2Ba25gydF4y2Ba),更内向的新生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实证研究发现,大一新生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表露是抑郁的保护性预测因子[gydF4y2Ba26gydF4y2Ba];另一方面,反思是内向的新生在进入大学的过渡阶段比外向的新生更抑郁的原因之一。gydF4y2Ba27gydF4y2Ba]。因此,基于艾森克的理论,荣格的理论,以及我们研究的纵向性质,我们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向会积极地——但微弱地——预测新生的抑郁情绪(假设1)。gydF4y2Ba

补偿性社交网络作为中介使用gydF4y2Ba

补偿性社交网络使用,或“上网逃避现实生活问题”的倾向[gydF4y2Ba9gydF4y2Ba],已被确定为影响年轻人健康的风险因素。例如,Weidman等[gydF4y2Ba28gydF4y2Ba表明使用互联网作为面对面交流的替代品会降低幸福感。此外,一些研究表明社交网络成瘾与抑郁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与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有一个相关的心理过程[gydF4y2Ba12gydF4y2Ba]和抑郁[gydF4y2Ba29gydF4y2Ba]。代偿性SNS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可以用代偿性网络使用理论来解释[gydF4y2Ba9gydF4y2Ba该书认为,“问题的根源是个人对其消极生活状况的一种反应,而这种反应是由一款互联网应用程序促成的。”例如,当年轻人遇到缺乏社交刺激的情况时,他们更愿意求助于互联网应用程序(即SNS),而不是努力与周围的人进行社交。这种逃避现实的应对策略可能会产生短期的积极影响,因为它可以帮助用户获得他们想要的社交奖励。然而,从长远来看,它会导致有害的影响:用户可能会完全依赖互联网进行社交[gydF4y2Ba12gydF4y2Ba]。gydF4y2Ba

代偿性社交网络的使用可能在大学过渡时期的新生中尤为突出。一方面,新生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的社交网络经历了一次剧烈的断裂,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家人和老朋友在他们上大学时是遥不可及的。与此同时,他们刚进入大学,没有建立重要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社交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大一新生在网上社交(例如,在网上找老朋友或结交新朋友)比在线下与潜在朋友社交更容易弥补。因此,学者们关注新生的代偿性SNS使用来研究这一社会适应阶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各不相同;先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几个可能影响大学生活谈判成败的基本特征[gydF4y2Ba25gydF4y2Ba]。gydF4y2Ba

由于内向在决定情绪、挫折和社会问题的反应中起着中心作用,可以想象,不同内向水平的新生对代偿性使用的反应可能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脆弱性。根据这一推理,Peter等[gydF4y2Ba30.gydF4y2Ba认为,性格内向的人可能难以当面建立友谊,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在线联系来代替线下的社交网络。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了内向和补偿性使用互联网之间的联系。例如,Zywiza和Danowski [gydF4y2Ba31gydF4y2Ba研究表明,一部分内向的Facebook用户努力通过网络活动让自己看起来更受欢迎。此外,如上文所述,Goby [gydF4y2Ba32gydF4y2Ba研究发现,与外向的人相比,内向的人更有可能利用互联网扩大他们的社交网络。因此,基于社会补偿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我们假设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会调节内向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假设2)。gydF4y2Ba

作为缓冲的家庭支持gydF4y2Ba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可以调节不良情境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更确切地说,它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压力对抑郁症的负面影响[gydF4y2Ba33gydF4y2Ba]。这个缓冲取决于社交网络的大小和结构[gydF4y2Ba13gydF4y2Ba]。Zimet及其同事[gydF4y2Ba15gydF4y2Ba通过考虑支持的来源,即家庭、朋友和重要的其他人,作为不同的子群体,概念化了社会网络的结构。因此,学生如何以及何时得到这些团体的支持,对于预防抑郁症变得非常重要。此外,肯尼[gydF4y2Ba34gydF4y2Ba研究发现,家庭关系的稳定性和价值对新生的社会幸福感有积极影响。如上所述,新生面临着“离开家,与家人和朋友分离”的挑战。[gydF4y2Ba35gydF4y2Ba]。此外,虽然分离并不一定意味着被切断,但低家庭支持被发现是导致大学生抑郁的原因;特别是,它明显与他们的压力经历相互作用[gydF4y2Ba36gydF4y2Ba]。gydF4y2Ba

缓冲假说表明,社会支持可以保护一个人免受心理痛苦,但对那些压力水平较低的人来说,这种影响相对不重要[gydF4y2Ba37gydF4y2Ba]。在社会适应方面,更内向的大一新生经历了更高的人际压力[gydF4y2Ba38gydF4y2Ba因此,与不那么内向的新生相比,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社交网络作为补偿。基于缓冲假设,内倾程度较高的新生比内倾程度较低的新生更倾向于从家庭支持中获益,因为缓冲效应对压力较高的新生更有效。根据这一推理,Anschuetz [gydF4y2Ba39gydF4y2Ba研究发现,包括家庭支持在内的社会支持对高度内向的新生有缓冲作用,有助于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gydF4y2Ba

具体来说,社会支持可以帮助弱势群体减少适应不良的应对[gydF4y2Ba40gydF4y2Ba]。当有压力的人感受到足够的工具或情感支持时,他们就不太可能消极地应对压力。例如,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社会支持在大学生中显著地缓冲了压力和应对动机之间的联系。gydF4y2Ba41gydF4y2Ba]。如前所述,一般来说,代偿性互联网使用,特别是代偿性SNS使用,并不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应对策略[gydF4y2Ba16gydF4y2Ba],而内向与潜在的不适应代偿使用呈正相关。鉴于社会支持可以减少这种适应不良的应对,我们期望家庭支持通过削弱这种联系来调节内向与补偿性SNS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与家庭支持较少的新生相比,更内向的新生在家庭支持较多的情况下使用社交网络作为补偿动机的可能性更小。gydF4y2Ba

这种调节效应可以用双向理论来解释,该理论将应对定义为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以平衡内部需求和外部支持[gydF4y2Ba42gydF4y2Ba]。根据这一理论,当个体当前的需求超过其评估的资源时,他们将以消极的方式应对[gydF4y2Ba43gydF4y2Ba]。补偿性社交网络的使用通常被定义为一种消极的应对策略[gydF4y2Ba9gydF4y2Ba]。作为一名大学新生,他们也会努力应对外部和内部的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高内向的人来说,因为他们的社会能力水平可能比低内向的人低。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支持是一种外部资源,它可以通过减少补偿性社交网络的使用来缓解内向者的消极应对策略。基于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我们推测家庭支持会调节内向和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抑郁;具体来说,当家庭支持度高时,内向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会减弱(假设3)。gydF4y2Ba

本研究通过考察内向性的前因作用、社交网络代偿性使用的解释作用以及感知到的家庭支持的保护作用,探讨了一个新生亚群在适应大学社会生活过程中出现抑郁症状的原因。gydF4y2Ba图1gydF4y2Ba描述我们提出的模型。gydF4y2Ba

‎gydF4y2Ba
图1所示。提出了内向(W1)与抑郁(W3)之间的关系模型,其中社交媒体代偿使用(W2)是中介,家庭支持(W1)是调节机制。gydF4y2Ba
查看此图gydF4y2Ba

样本及程序gydF4y2Ba

我们进行了一项三波面板研究,每波间隔1个月,该研究于2017年9月在一所大型大学注册后立即开始(该国家已被删除以进行同行评审)。以往关于新生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前3个月,因为在那之前已经出现了适应不良行为[gydF4y2Ba44gydF4y2Ba],也因为在这个阶段的调整可以预测未来的表现。gydF4y2Ba

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在上课时间分发调查问卷。参与者被告知调查是保密的,他们的回答只会用于研究目的。研究人员获得了每位参与者的知情同意,并得到了主办大学的批准。gydF4y2Ba

第一波1428名新生中,1350人(94.54%)完成了问卷调查。在第二波中,有1350名新生在第一波中回复,其中1270名(94.07%)新生再次填写了问卷。在第三次浪潮中,参与前两次浪潮的1270名新生中,有1137名(89.53%)回复了问卷。最终样本共1137名新生,其中女生占62.27%(708/1137),男生占37.73%(429/1137)。平均年龄18.76岁(SD 0.86)。我们使用多变量方差分析(MANOVA)来检验潜在的归因效应。使用Pillai追踪,包含所有相关第1波变量的方差分析显示,参加第1波的患者(N=1350)和参加第3波的患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N=1137;V = 0.01, F (1104) = 1.55,gydF4y2BaPgydF4y2Ba=。12,hp2gydF4y2Ba= 0.01)。gydF4y2Ba

措施gydF4y2Ba

控制变量gydF4y2Ba

参与者报告了他们的年龄(以年为单位)和性别(1=gydF4y2Ba男性gydF4y2Ba, 2 =gydF4y2Ba女gydF4y2Ba).家庭收入是通过要求参与者将他们的家庭收入水平与他们所熟悉的大多数家庭进行比较来衡量的,使用以下量表:gydF4y2Ba比其他的低得多gydF4y2Ba(= 1),gydF4y2Ba比别人低很多gydF4y2Ba(= 2),gydF4y2Ba比其他的要低一点gydF4y2Ba(= 3),gydF4y2Ba平均gydF4y2Ba(= 4),gydF4y2Ba比其他的要高一些gydF4y2Ba(= 5)gydF4y2Ba比别人高很多gydF4y2Ba(= 6)gydF4y2Ba比其他人高得多gydF4y2Ba(= 7)。此外,参与者还说明了他们是否是独生子女(gydF4y2Ba是的=gydF4y2Ba1,gydF4y2Ba没有= 2gydF4y2Ba)以及他们的家庭是否与他们的大学住在同一个城市(gydF4y2Ba是的gydF4y2Ba= 1,gydF4y2Ba没有gydF4y2Ba=2)在第一波。在调节的中介模型中,我们还控制了基线抑郁作为协变量。gydF4y2Ba

内向(第一波)gydF4y2Ba

我们使用了十项大五量表(BFI-10)中的外向性子量表[gydF4y2Ba45gydF4y2Ba来构建一个衡量内向的方法。7分制gydF4y2Ba(强烈不同意gydF4y2Ba= 1,gydF4y2Ba强烈同意gydF4y2Ba=7),参与者对他们对以下描述的同意程度进行了评分:“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外向、善于交际的人”和“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重新编码后计算平均分。分数越高代表性格内向gydF4y2Ba。gydF4y2Ba内部一致性为0.75。gydF4y2Ba

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第二波)gydF4y2Ba

我们从Facebook使用的心理-社会方面(PSAFU)量表中提取了补偿性使用Facebook的子量表[gydF4y2Ba12gydF4y2Ba]。通过将“Facebook”替换为“SNS”,我们将量表修改得更普遍。由此产生的8项子量表包括“我在社交网络上的社交比在现实生活中更有趣”和“我发现在社交网络上与人面对面交流比在现实环境中更容易”。参与者将他们对这些项目的同意程度从gydF4y2Ba强烈反对gydF4y2Ba(= 1)gydF4y2Ba强烈同意gydF4y2Ba(= 5)。这些反应的平均值作为一个新变量计算。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80。gydF4y2Ba

感知家庭支持(第一波)gydF4y2Ba

Zimet等人开发的多维感知社会支持量表(MSPSS)子量表[gydF4y2Ba15gydF4y2Ba用来衡量来自家庭的支持。参与者对4个项目(例如,“我从我的家人那里得到了情感上的帮助和支持”和“我的家人真的试图帮助我”)的同意度进行了评分gydF4y2Ba强烈反对gydF4y2Ba(= 1)gydF4y2Ba强烈同意gydF4y2Ba(= 5)。我们创造了一个平均分来代表感知到的家庭支持。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86。gydF4y2Ba

萧条(第一波和第三波)gydF4y2Ba

病人健康问卷(PHQ-9) [gydF4y2Ba46gydF4y2Ba])被用来评估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参与者对所描述的症状(例如,“感觉自己很失败,或让自己或家人失望”,以及“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或睡得太多”)的频率进行了评分gydF4y2Ba一点也不gydF4y2Ba(= 0)gydF4y2Ba几乎每天gydF4y2Ba(= 3)。计算出平均分作为抑郁的指标。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在第一阶段为0.81,在第三阶段为0.84。gydF4y2Ba

分析策略gydF4y2Ba

我们使用PROCESS宏(模型7)的SPSS(版本21.0,IBM公司)与bootstrapping (95% CI, 1000个样本)来分析数据[gydF4y2Ba47gydF4y2Ba]。该模型包括以下第1波的控制变量:性别、年龄、兄弟姐妹、相对家庭收入、家庭所在地和基线抑郁。gydF4y2Ba表1gydF4y2Ba表示变量之间的均值、标准差和零阶相关性。gydF4y2Ba

表1。描述性统计(N=1137)。gydF4y2Ba
变量gydF4y2Ba一个gydF4y2Ba 的意思是gydF4y2Ba SDgydF4y2Ba 1gydF4y2Ba 2gydF4y2Ba 3.gydF4y2Ba 4gydF4y2Ba 5gydF4y2Ba 6gydF4y2Ba 7gydF4y2Ba 8gydF4y2Ba 9gydF4y2Ba
1.性别(W1gydF4y2BabgydF4y2Ba)gydF4y2Ba - - - - - -gydF4y2BacgydF4y2Ba - - - - - -gydF4y2Ba 1gydF4y2Ba







2.独生子(W1)gydF4y2BabgydF4y2Ba)gydF4y2Ba - - - - - -gydF4y2Ba - - - - - -gydF4y2Ba 23)gydF4y2BadgydF4y2Ba 1gydF4y2Ba






3.家庭gydF4y2Ba
位置(W1gydF4y2BabgydF4y2Ba)gydF4y2Ba
- - - - - -gydF4y2Ba - - - - - -gydF4y2Ba 03gydF4y2Ba . 01gydF4y2Ba 1gydF4y2Ba





4.家庭相对收入(W1gydF4y2BabgydF4y2Ba)gydF4y2Ba 3.57gydF4y2Ba 0.80gydF4y2Ba 03gydF4y2Ba 07gydF4y2BaegydF4y2Ba 0。gydF4y2Ba 1gydF4y2Ba




5.年龄(W1gydF4y2BabgydF4y2Ba)gydF4y2Ba 18.76gydF4y2Ba 0.86gydF4y2Ba 03gydF4y2Ba 13。gydF4y2BacgydF4y2Ba 02gydF4y2Ba .09点gydF4y2BacgydF4y2Ba 1gydF4y2Ba



6.抑郁症(W1gydF4y2BabgydF4y2Ba)gydF4y2Ba 0.62gydF4y2Ba 0.39gydF4y2Ba 07gydF4y2BadgydF4y2Ba 06gydF4y2BadgydF4y2Ba 03gydF4y2Ba 。08gydF4y2BacgydF4y2Ba 02gydF4y2Ba 1gydF4y2Ba


7.内向(W1gydF4y2BabgydF4y2Ba)gydF4y2Ba 3.59gydF4y2Ba 1.37gydF4y2Ba 03gydF4y2Ba 0。gydF4y2Ba 07gydF4y2BadgydF4y2Ba 0。gydF4y2Ba .04点gydF4y2Ba 23)gydF4y2BacgydF4y2Ba 1gydF4y2Ba

8.感知家庭支持(W1)gydF4y2BabgydF4y2Ba)gydF4y2Ba 5.29gydF4y2Ba 1.20gydF4y2Ba 02gydF4y2Ba 06gydF4y2BadgydF4y2Ba . 01gydF4y2Ba 点gydF4y2BacgydF4y2Ba 03gydF4y2Ba 陈霞gydF4y2BacgydF4y2Ba .14点gydF4y2BacgydF4y2Ba 1gydF4y2Ba
9.补偿SNSgydF4y2BafgydF4y2Ba使用(W2gydF4y2BaggydF4y2Ba)gydF4y2Ba 2.61gydF4y2Ba 0.73gydF4y2Ba 。gydF4y2BacgydF4y2Ba 。08gydF4y2BacgydF4y2Ba 02gydF4y2Ba 02gydF4y2Ba .04点gydF4y2Ba . 21gydF4y2BacgydF4y2Ba 16gydF4y2BacgydF4y2Ba 。gydF4y2BacgydF4y2Ba 1gydF4y2Ba
10.抑郁症(W3gydF4y2BahgydF4y2Ba)gydF4y2Ba 0.68gydF4y2Ba 0.39gydF4y2Ba 02gydF4y2Ba 0。gydF4y2Ba . 01gydF4y2Ba 0。gydF4y2Ba .04点gydF4y2Ba .51gydF4y2BacgydF4y2Ba 厚gydF4y2BacgydF4y2Ba 15年gydF4y2BacgydF4y2Ba 。gydF4y2BacgydF4y2Ba

一个gydF4y2Ba编号的行标题与编号的列标题相对应。gydF4y2Ba

bgydF4y2BaW1:第一波。gydF4y2Ba

cgydF4y2Ba-:不适用。gydF4y2Ba

dgydF4y2BaPgydF4y2Ba< . 01。gydF4y2Ba

egydF4y2BaPgydF4y2Ba< . 05。gydF4y2Ba

fgydF4y2BaSNS:社交网站。gydF4y2Ba

ggydF4y2BaW2:第二波。gydF4y2Ba

hgydF4y2BaW3:第三波。gydF4y2Ba


内向与抑郁(假设1)gydF4y2Ba

假设1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向(波1)和抑郁(波3)之间存在正相关。与假设1的预测相反,结果显示第一波的内向与第三波的抑郁无显著相关。因此,假设1不被支持。gydF4y2Ba

代偿性SNS使用的中介作用(假设2)gydF4y2Ba

假设2预测,代偿性SNS使用(第二波)将调解内向(第一波)和抑郁(第三波)之间的关联。更具体地说,假设2预测,与不经常使用代偿性SNS的外向型大一新生相比,内向型大一新生会更频繁地使用代偿性SNS,因此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与假设2一致,结果表明第一波内向与第三波抑郁之间的关联是由第二波代偿性SNS使用介导的。这表明,最初几个月的代偿性SNS使用解释了为什么具有不同基线内向水平的新生在接下来的2个月内逐渐发展成不同程度的抑郁。因此,假设2得到支持。gydF4y2Ba

感知家庭支持在中介模型中的调节作用(假设3)gydF4y2Ba

假设3进一步假设,感知到的家庭支持(波1)将调节内向(波1)和代偿性SNS使用(波2)之间的关联。更具体地说,假设3旨在检验家庭支持是否通过减少更内向的新生的SNS使用来削弱内向和代偿性SNS使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gydF4y2Ba

与假设3大致一致,有调节的中介检验显示,感知家庭支持(波1)是内向(波1)和代偿性SNS使用(波2)之间关系的显著调节因子(指数=0.003,SE 0.001, 95% CI 0.0003-0.0062)。为了解释相互作用效应,进行了3次简单的边坡试验。当家庭支持较低(即低于平均值1个标准差)时,内向对代偿性SNS使用的影响不显著(未标准化)gydF4y2BaBgydF4y2Ba=0.003, se 0.002,,gydF4y2BaPgydF4y2Ba=。18,95% CI 0.001-0.007); When the family support was medium, the influence of introversion on compensatory SNS use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BgydF4y2Ba=0.007, se 0。002年,gydF4y2BaPgydF4y2Ba<。001, 95% ci 0.004-0.010)。当家庭支持高(即高于平均值1个标准差)时,内向对代偿性SNS使用的影响也显著为正(gydF4y2BaBgydF4y2Ba=0.010, se 0.002,gydF4y2BaPgydF4y2Ba<。001, 95% ci 0.006-0.014)。因此,只有当家庭支持处于中高水平时,家庭支持才能缓解内向对代偿性SNS使用的影响。然而,与假设3的预测相反,家庭支持的受益者是较内向的大一新生,而不是较内向的大一新生。如gydF4y2Ba图2gydF4y2Ba家庭支持对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第一波)和抑郁(第三波)之间的关联的保护作用,对内向程度较低的新生比对内向程度较高的新生更强。因此,假设3不被支持。gydF4y2Ba

表2gydF4y2Ba,gydF4y2Ba表3gydF4y2Ba,gydF4y2Ba图3gydF4y2Ba显示调节中介分析的结果。我们还以基线抑郁为唯一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假设1也不被支持(B=-0.01, SE .01;gydF4y2BaPgydF4y2Ba=。25,95% CI -0.02-0.01), suggesting that introversion at Wave 1 was not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depression at Wave 3. Hypothesis 2 was supported (B=0.09, SE 0.01,PgydF4y2Ba<。0.001, 95% CI 0.06-0.11),表明第二波的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介导了第一波的内向和第三波的抑郁之间的关系。此外,有调节的中介分析也得到了支持(指数=0.003,SE 0.001, 95% CI 0.0004-0.0063),表明第一阶段感知到的家庭支持调节了第一阶段内向与第二阶段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然而,与假设3相反,结果显示,随着第一波家庭支持的增加,第一波内向的减少与第三波抑郁的减少有关。这些局部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不一致gydF4y2Ba表2gydF4y2Ba。gydF4y2Ba

‎gydF4y2Ba
图2。感知家庭支持(W1)对内向(W1)与代偿性社交网站使用关系中的调节作用W2)。gydF4y2Ba
查看此图gydF4y2Ba
表2。有调节中介分析结果(N=1137)。gydF4y2Ba
预测gydF4y2Ba 补偿SNSgydF4y2Ba一个gydF4y2Ba使用(W2gydF4y2BabgydF4y2Ba)gydF4y2Ba 抑郁症(W3gydF4y2BacgydF4y2Ba)gydF4y2Ba

BgydF4y2BadgydF4y2Ba SEgydF4y2Ba LLCIgydF4y2BaegydF4y2Ba ULCIgydF4y2BafgydF4y2Ba BgydF4y2BadgydF4y2Ba SEgydF4y2Ba LLCIgydF4y2BaegydF4y2Ba ULCIgydF4y2BafgydF4y2Ba
常数gydF4y2Ba 3.25gydF4y2BaggydF4y2Ba 0.49gydF4y2Ba 2.28gydF4y2Ba 4.22gydF4y2Ba 0.50gydF4y2Ba 0.24gydF4y2Ba 0.03gydF4y2Ba 0.98gydF4y2Ba
性别(W1gydF4y2BahgydF4y2Ba)gydF4y2Ba -0.27gydF4y2BaggydF4y2Ba 0.04gydF4y2Ba -0.36gydF4y2Ba -0.18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2gydF4y2Ba -0.03gydF4y2Ba 0.05gydF4y2Ba
年龄(W1gydF4y2BahgydF4y2Ba)gydF4y2Ba -0.02gydF4y2Ba 0.02gydF4y2Ba -0.07gydF4y2Ba 0.02gydF4y2Ba -0.02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4gydF4y2Ba 0.00gydF4y2Ba
独生子(W1)gydF4y2BahgydF4y2Ba)gydF4y2Ba -0.10gydF4y2BajgydF4y2Ba 0.05gydF4y2Ba -0.19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3gydF4y2Ba 0.02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7gydF4y2Ba
相对收入gydF4y2BahgydF4y2Ba)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3gydF4y2Ba -0.04gydF4y2Ba 0.06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5gydF4y2Ba
家庭所在地(W1gydF4y2BahgydF4y2Ba)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3gydF4y2Ba -0.07gydF4y2Ba 0.05gydF4y2Ba 0.02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5gydF4y2Ba
抑郁症(W1gydF4y2BahgydF4y2Ba)gydF4y2Ba 0.34gydF4y2BaggydF4y2Ba 0.06gydF4y2Ba 0.23gydF4y2Ba 0.45gydF4y2Ba 0.48gydF4y2BaggydF4y2Ba 0.03gydF4y2Ba 0.43gydF4y2Ba 0.54gydF4y2Ba
内向(W1gydF4y2BahgydF4y2Ba)gydF4y2Ba 0.07gydF4y2BaggydF4y2Ba 0.02gydF4y2Ba 0.04gydF4y2Ba 0.10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2gydF4y2Ba 0.01gydF4y2Ba
感知家庭支持(W1)gydF4y2BahgydF4y2Ba)gydF4y2Ba -0.20gydF4y2BaggydF4y2Ba 0.06gydF4y2Ba -0.32gydF4y2Ba -0.09gydF4y2Ba N/AgydF4y2Ba我gydF4y2Ba N/AgydF4y2Ba N/AgydF4y2Ba N/AgydF4y2Ba
内向(W1gydF4y2BahgydF4y2Ba*家庭支持(W1gydF4y2BahgydF4y2Ba)gydF4y2Ba 0.03gydF4y2Baj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6gydF4y2Ba N/AgydF4y2Ba N/AgydF4y2Ba N/AgydF4y2Ba N/AgydF4y2Ba
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W2)gydF4y2BabgydF4y2Ba)gydF4y2Ba N/AgydF4y2Ba N/AgydF4y2Ba N/AgydF4y2Ba N/AgydF4y2Ba 0.09gydF4y2BaegydF4y2Ba 0.01gydF4y2Ba 0.06gydF4y2Ba 0.12gydF4y2Ba
RgydF4y2Ba2gydF4y2Ba 0.11gydF4y2Ba 0.28gydF4y2Ba
∆gydF4y2BaRgydF4y2Ba2gydF4y2Ba 0.11gydF4y2BaggydF4y2Ba 0.17gydF4y2BaggydF4y2Ba

一个gydF4y2BaSNS:社交网站。gydF4y2Ba

bgydF4y2BaW2:第二波。gydF4y2Ba

cgydF4y2BaW3:第三波。gydF4y2Ba

dgydF4y2BaBgydF4y2Ba:非标准系数。gydF4y2Ba

egydF4y2BaLLCI:低级别保密间隔。gydF4y2Ba

fgydF4y2BaULCI:上层保密间隔。gydF4y2Ba

ggydF4y2BaPgydF4y2Ba<措施。gydF4y2Ba

hgydF4y2BaW1:第一波。gydF4y2Ba

我gydF4y2Ba-不适用。gydF4y2Ba

jgydF4y2BaPgydF4y2Ba< . 05。gydF4y2Ba

表3。通过补偿性社交网站使用(第二波),内向性(第一波)对抑郁(第三波)在感知家庭支持(第一波)价值上的条件间接影响。gydF4y2Ba
家庭支持gydF4y2Ba 效果gydF4y2Ba 引导SEgydF4y2Ba 引导LLCIgydF4y2Ba一个gydF4y2Ba 引导ULCIgydF4y2BabgydF4y2Ba
1 SDgydF4y2Ba 0.0031gydF4y2Ba 0.0021gydF4y2Ba -0.0008gydF4y2Ba 0.0077gydF4y2Ba
的意思是gydF4y2Ba 0.0063gydF4y2Ba 0.0018gydF4y2Ba 0.0030gydF4y2Ba 0.0103gydF4y2Ba
+ 1 SDgydF4y2Ba 0.0089gydF4y2Ba 0.0025gydF4y2Ba 0.0044gydF4y2Ba 0.0139gydF4y2Ba

一个gydF4y2BaLLCI:低级别保密间隔。gydF4y2Ba

bgydF4y2BaULCI:上层保密间隔。gydF4y2Ba

‎gydF4y2Ba
图3。通过代偿性使用社交网站(SNS),内向性(W1)对抑郁(W3)在感知家庭支持(W1)值上的条件间接影响;W2)。gydF4y2Ba
查看此图gydF4y2Ba

主要研究结果gydF4y2Ba

先前的研究表明,新生在适应大学社会生活方面的能力各不相同。gydF4y2Ba48gydF4y2Ba在这个调整阶段,抑郁症会显著增加[gydF4y2Ba49gydF4y2Ba]。这项纵向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的解释作用和在过渡初期感知到的家庭支持的保护作用来增加我们对内向和抑郁之间关系的认识。我们发现,第一波的内向正向预测第二波的代偿性SNS使用,并随后增加第三波的抑郁。经调节的中介模型进一步检验了感知家庭支持对内向与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中的缓冲作用。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发现第一波的家庭支持减少了第二波不内向新生的代偿性SNS使用,并进一步减少了第三波的抑郁情绪。这一发现表明,家庭支持对低内向性的新生具有增强作用,而对高内向性的新生没有缓冲作用。gydF4y2Ba

假设模型gydF4y2Ba

与假设1的预测相反,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向与抑郁之间并没有显著的联系。这一发现与之前的研究不同,之前的研究发现,内向与新生抑郁之间存在正相关[gydF4y2Ba27gydF4y2Ba]。然而,我们的发现与最近的一项研究一致,该研究也发现,在护理专业的新生中,内向和抑郁之间没有显著的联系[gydF4y2Ba50gydF4y2Ba]。此外,另一项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的研究也发现,内向与抑郁有关,但不是显著的预测因素。更具体地说,“内向可能更能反映出与抑郁症的共同差异”[gydF4y2Ba24gydF4y2Ba]。此外,郑文杰及弗恩汉[gydF4y2Ba51gydF4y2Ba认为,虽然内向通常是幸福的直接预测因素,但它从来不是抑郁的直接预测因素。再加上假设2的发现,我们为内向和抑郁之间的间接联系提供了更多证据。gydF4y2Ba

根据假设2,我们发现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是内向性与抑郁之间关联的重要中介,这表明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可以解释不同内向性的新生在大学前3个月(在控制基线抑郁后)产生不同程度抑郁的原因。内向与补偿性SNS使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社会补偿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难以管理社交生活的个体更有可能将在线互动作为替代。gydF4y2Ba52gydF4y2Ba]。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与抑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对逃避主义的研究来解释。逃避现实是一种应对策略,它会加剧当前和未来的抑郁情绪,因为它使人们越来越感到无助、不足和紧张,从而加剧了人们面对压力事件的脆弱性。gydF4y2Ba53gydF4y2Ba]。这可能是因为新生们在社交方面越来越感到不足,所以使用社交网络来弥补社交,从而变得更加抑郁。综上所述,已证实的中介途径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因果机制,从媒体使用的角度来理解一部分新生是如何变得更加抑郁的。gydF4y2Ba

部分与假设3一致,我们发现感知到的家庭支持(波1)确实是内向性(波1)和代偿性SNS使用(波2)之间关联的调节因子,这表明家庭支持与内向性相互作用影响新生的代偿性SNS使用。然而,这种调节效应与我们关于缓冲效应的假设相矛盾。如图所示gydF4y2Ba图2gydF4y2Ba在中等和高家庭支持条件下,代偿性SNS使用随内向性增加而增加,但不超过低家庭支持条件。然而,当家庭支持相对充足时,低内向的人较少使用补偿性社交媒体。由于内向程度低的人更有能力应对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因此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我们认为家庭支持对内向程度低的人起着增强作用。gydF4y2Ba

偏内向者和偏内向者取向偏好的差异可以解释这种调节的中介效应。不太内向的人具有人际导向,而更内向的人具有内部导向;这表明,当有外部家庭支持时,内向型不同的人获得支持的方式也不同。具体来说,不那么内向的人更有可能从社会支持中受益。例如,Kushwaha [gydF4y2Ba54gydF4y2Ba研究发现,外向的人在应对疾病时,会从他人那里寻求更多的指导和支持。此外,Zell等[gydF4y2Ba55gydF4y2Ba表明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在线下社会关系中有更高的亲密度和信任度,这可能在需要时转化为更大的利益和更有效的支持。因此,当家庭支持相对丰富时,较内向的新生较内向的新生更不容易感觉到自己的社交不足,因此较内向的新生较少使用社交网络作为补偿。然而,当外部家庭支持较低时,新生在使用社交网络进行社会补偿方面没有表现出差异,因为它似乎是可用的,而且不费力。这种增强效应在恢复力中也被发现。尽管在面对不利事件时,弹性经常被理论化为弱势群体的缓冲[gydF4y2Ba56gydF4y2Ba],一项研究发现,适应力进一步促进了不那么脆弱的人的幸福感[gydF4y2Ba57gydF4y2Ba]。未来的研究可能需要进一步探讨缓冲和增强效应的边界条件和机制。gydF4y2Ba

影响gydF4y2Ba

本研究做出了3个关键贡献,可能指导未来的研究。首先,结果发现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是新生适应大学期间抑郁的一个风险因素,这与之前的一项研究结果相冲突,该研究认为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只是其他心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gydF4y2Ba9gydF4y2Ba]。因此,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有必要进一步调查代偿性SNS使用在其他亚组中对其他压力生活事件的负面影响。更具体地说,这可能与揭示为什么以及如何使用某些类型的社交网络本来是为了让人们感觉更好,结果却是有害的高度相关。其次,研究结果支持了社交网络代偿性使用在内向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的假设,这阐明了核心人格(内向)如何预测幸福感(抑郁)。先前的研究认为,外向性是快乐的直接预测因素,而不是抑郁的直接预测因素[gydF4y2Ba51gydF4y2Ba]。因此,我们的发现可能会增加对内向可能间接预测抑郁的机制的理解。第三,家庭支持对低内向新生在适应的前3个月避免使用SNS的补偿动机有增强作用;这表明需要进一步调查家庭支持如何对使用消极应对策略的弱势青年起作用,特别是在关键的发展阶段。gydF4y2Ba

然而,一些问题仍未得到解答。首先,如果家庭支持在防止补偿性社交网络使用中发挥作用,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抑郁,那么调查其他社会支持来源(如友谊)是否也减少不适应社交网络的使用,进而减少抑郁,可能是高度相关的。此外,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家庭支持不能防止内向的新生抑郁。这可能是这些新生通过补偿性使用自我肯定或来自社会支持以外的其他来源的认可;也就是说,社会交往本身可能无法满足这个群体对认同的内在需求。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激发未来的研究人员去研究这些问题。gydF4y2Ba

值得注意的是,从实际角度来看,该研究揭示了新生在入学之初变得更抑郁的一种可能机制:更内向的新生可能会求助于补偿性的社交网络使用,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增加抑郁。当家庭支持相对充足时,内向性低的新生比内向性高的新生报告的代偿性SNS使用较少,抑郁水平也较低。这可能有助于大学管理人员和家庭深入了解对弱势新生的预测和有针对性的干预。gydF4y2Ba

限制gydF4y2Ba

在解释我们的发现时,必须考虑两个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采用的代偿性社交网络使用的测量没有区分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络。然而,社交网络的类型可能会影响代偿性使用的心理结果。例如,中国最流行的社交网络微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平台,新生在微信上的熟人甚至亲密接触比在其他平台上要多;相比之下,在年轻人中特别受欢迎的QQ中,陌生人和肤浅的接触所占的比例更大。因此,通过微信寻求社会补偿可能不会像通过QQ寻求补偿那样加重抑郁症状。进一步的研究应该考虑这些平台之间的差异,也许可以通过对补偿性使用进行更细致的测量。gydF4y2Ba

其次,尽管我们的研究结果通过调查代偿性SNS使用的解释价值,为新生如何变得更抑郁的潜在偶然机制提供了见解,但研究仍然侧重于媒体和社交。其他调节因素(例如,感知到的朋友支持)和调节因素(例如,自我肯定)应该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检验,以提供一个更全面的关于新生如何适应学业成就和大学其他方面的图景。gydF4y2Ba58gydF4y2Ba]。gydF4y2Ba

结论gydF4y2Ba

在当今高度媒体化的环境中,年轻人可以接触到不断积累的社交网络。社交脆弱的大一新生可能会用网络联系来代替面对面的交流,尤其是当他们进入大学后,他们的社交网络被打乱了。目前的研究是第一个通过纵向设计指出SNS代偿性使用在解释内向和抑郁之间间接关联中的相关性。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家庭支持的增强效应,将其效应嵌入到内向和补偿性社交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中。综上所述,了解不同内向程度的新生在休闲路径上的差异,可以阐明社交网络如何影响年轻人的生活。gydF4y2Ba

利益冲突gydF4y2Ba

没有宣布。gydF4y2Ba

  1. 王晓明,王晓明。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抑郁症状、压力与应对。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32(10):1231-1244。[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 [gydF4y2BaMedlinegydF4y2Ba]gydF4y2Ba
  2. 睡眠时间、睡眠持续时间和睡眠质量对日本大学新生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的影响:equusite研究。睡眠障碍2016(3):1-10。[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3.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大学生自杀与抑郁:十年后。专业心理学研究与实践;2001;32(1):97-100。[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4. 大学酗酒的性别差异:抑郁和学校压力的作用研究。社会科学学报2019 Dec 09;50(4):521-529。[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5. 李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就的关系。[J] .经济研究,2009;9(1):1 - 4。[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6. 李建平,李建平,李建平,等。Facebook的使用预示着年轻人主观幸福感的下降。科学通报,2013;8(8):869 - 841 [j]gydF4y2Ba免费全文gydF4y2Ba] [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 [gydF4y2BaMedlinegydF4y2Ba]gydF4y2Ba
  7. 王德华,李建平。孤独感和Facebook使用差异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2014年7月;76:158-167。[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8. Valkenburg PM, Schouten AP, Peter J.青少年在互联网上的身份实验。新媒体与社会2016年6月30日;7(3):383-402。[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9. 网络成瘾研究的概念和方法批判:迈向代偿性网络使用模型。计算机在人类行为2014年2月31日351-354。[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10. 王静,王慧,Gaskin J,王玲。压力和动机在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问题中的作用。计算机在人类行为2015年12月53:181-188。[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11. Elhai JD, Dvorak RD, Levine JC, Hall BJ。有问题的智能手机使用:与焦虑和抑郁精神病理学关系的概念概述和系统回顾。情感障碍杂志,2017;07:251-259。[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12. Bodroža B, jovanoviki T. Facebook用户行为测量新量表的验证:Facebook使用的心理-社会方面(PSAFU)。计算机在人类行为2016年1月54:25 -435。[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13. 罗森奎斯特JN,福勒JH,克里斯塔基斯NA。抑郁症的社会网络决定因素。Mol Psychiatry 2011;16(3):273-281 [j]gydF4y2Ba免费全文gydF4y2Ba] [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 [gydF4y2BaMedlinegydF4y2Ba]gydF4y2Ba
  14. Thoits PA。作为应对援助的社会支持。心理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杂志1986;54(4):416-423 [j]gydF4y2Ba免费全文gydF4y2Ba] [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15. Zimet GD, Dahlem NW, Zimet SG, Farley GK。感知社会支持的多维度量表。人格评估杂志1988年3月;52(1):30-41。[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16. Cohen S, Wills TA。压力,社会支持,缓冲假说。心理学通报1985;98(2):310-357。[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17. Manne S, Ostroff J, Sherman M, Glassman M, Ross S, Goldstein L,等。家庭和朋友支持在乳腺癌女性伴侣不支持行为与应对之间的缓冲作用社会与个人关系杂志2016年6月29日;20(6):771-792。[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18. Janowsky DS。内向和外向:对抑郁和自杀的影响。当代精神病学杂志2001年11月;3(6):444-450。[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19. 艾森克h。人格的生物学基础。Charles C. Thomas.MZ(1990)人格的生物学维度。isbn 1990:0898624304。[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20. 葛雷。内向-外向的心理生理本质:对艾森克理论的修正。中:个体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圣地亚哥:CA:学术出版社;1972:182 - 205。gydF4y2Ba
  21. 张建军,张建军。情绪诱导过程对情绪敏感性的影响。人格与个体差异1989年1月10日(12):1221-1228。[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22. 荣格。荣格文集第6卷:心理类型。普林斯顿,新泽西州(最初出版于1921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1:0691097704。gydF4y2Ba
  23. 张建平,张建平。神经质、抑郁和抑郁倾向的关系。人格与个体差异1995;18(1):27-31。[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24. Cox BJ, McWilliams LA, Enns MW, Clara IP。在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中,与重度抑郁症相关的广泛和特定的人格维度。综合精神病学2004;45(4):246-253。[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25. Pritchard ME, Wilson GS, Yamnitz B.什么预测大学生的适应?纵向面板研究。美国大学卫生杂志2007;56(1):15-22。[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26. Wei M, Russell DW, Zakalik RA。成人依恋、社会自我效能、自我表露、孤独感与大学生后续抑郁:一项纵向研究心理咨询学报;2005;32(4):602-614。[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27. Shull A.人格反思对大学生抑郁发展的影响。博士论文,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4。URL:gydF4y2Bahttps://deepblue.lib.umich.edu/bitstream/handle/2027.42/107778/ashull.pdf?sequence=1gydF4y2Ba[2019-08-30]访问gydF4y2Ba
  28. 魏德曼AC, Fernandez KC, Levinson CA, Augustine AA, Larsen RJ, Rodebaugh TL.社交焦虑个体的代偿性网络使用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人格与个体差异[j]; 2012;53(3):191-195。[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29. [3]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网络使用与抑郁的关系:生理情绪波动、社交网络和网络成瘾行为的研究。计算机在人类行为2015年2月43:308-312。[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30. 张晓东,张晓东。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友谊形成模型的研究。网络心理与行为2005;8(5):423-430。[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31. J. facebook用户的面孔:社会增强与社会补偿假说的研究预测Facebook吗?以及社交能力和自尊的线下受欢迎程度,以及用语义网络映射受欢迎程度的含义。计算机学报,2008;14(1):1-34。[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32. 虾虎鱼副总裁。个性与在线/离线选择:新加坡研究中的MBTI概况和受欢迎的交流模式。网络心理与行为2006;9(1):5-13。[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33. 王欣,蔡玲,钱健,彭杰。社会支持调节应激对抑郁的影响。香港卫生系统,2014;8(1):41。[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34. 家庭关系和离家上大学:最近的发现和影响。大学生人事学报1987;28(5):438-442。gydF4y2Ba
  35. 马戈利斯G.离开:心理辅导焦虑新生的观点。青春期1981;16(63):633 - 640。gydF4y2Ba
  36. 李建军,李建军。自杀意念与行为的压力-脆弱性模型的并行效度研究。自杀生命威胁行为1987;17(4):a。[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37. Cohen S, Hoberman HM。积极事件与社会支持对生活变化压力的缓冲作用应用社会心理学报;1983;13(2):99-125。[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38. Klimstra TA, notle EE, Luyckx K, Goossens L, Robins RW。大学人格发展与调整:一个多面、跨国的视角。心理科学学报;2018;31(2):338-361。[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39. 王晓华。大学生特质脆弱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URL:gydF4y2Bahttps://search.proquest.com/docview/305383309?pq-origsite=gscholar&fromopenview=truegydF4y2Ba[2019-08-30]访问gydF4y2Ba
  40. Thoits PA。社会关系和支持与身心健康的联系机制。[J]中华医学杂志,2011;32(2):559 - 561。[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41. 皮特曼DM,奎森AA,拉什CR,明格斯ML.重新审视弹性:研究父母物质使用障碍史的黑人大学生压力,社会支持和饮酒行为之间的关系。药物滥用中的种族杂志2019年12月26:1-22。[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42. [3]李文杰。压力、评估与应对。纽约:斯普林格出版社;1984:0826141927。gydF4y2Ba
  43.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药物成瘾的双向理论:对药物复吸相关因素的研究。成瘾行为1997;22(1):139-144。[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44. 李丽娟,李丽娟。大学新生健康风险行为的自我表现决定因素。心理与健康2007 Dec 19;16(1):17-27。[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45. 《在一分钟或更短时间内测量个性:大五人格量表的十项简短版本(英、德)》。人格研究2007年2月;41(1):203-212。[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46. 克伦克K,斯皮策RL,威廉姆斯JBW。phq - 9。通用实习医学杂志2001;16(9):606-613。[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47. 海斯。中介、调节和条件过程分析导论:基于回归的方法。纽约:吉尔福德出版社;2018:一个。gydF4y2Ba
  48. 杨晨,李颖。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上的互动和活动:社交媒体使用与大学社会适应的关系。应用发展科学2018;04;24(1):62-78。[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49. Kötter T, Tautphäus Y, Obst KU, volmer E, Scherer M.医学院新生健康促进因素的纵向研究。医学教育,2016,11(6):646-656。[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50. Iorga M, Muraru D, Soponaru C, Petrariu F.护理新生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中华外科杂志,2017;21(4):779-786。gydF4y2Ba
  51. 程海,弗纳姆a。人格、自尊和人口统计学对幸福和抑郁的预测。人格与个体差异2003;34(6):921-942。[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52. 王晓明,王晓明。网络交际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实证研究。计算机学报,2007;12(4):1169-1182。[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53.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心理健康与抑郁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进展(英文版);2009;32(3):391 - 391。[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54. 癌症患者寻求指导与支持应对策略的研究。Int。j . Psychol。国家2014年5月31日;6(5):66-73。[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55.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外倾性与网络结构在有效支持网络形成中的相互作用。行为与应用管理学报,2014;15(2):59-81。gydF4y2Ba
  56.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高水平的心理弹性是否能缓冲慢性疾病对老年生活残疾的有害影响?中华医学杂志,2014;56(3):514-524。[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57. 张军,张军,周明,于楠霞。社区特征与老年人幸福感:社区意识和个人弹性的作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7,31(3):949-963。[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58. Baker RW, Siryk B.大学适应测量。心理咨询学报;2004;31(2):179-189。[gydF4y2BaCrossRefgydF4y2Ba]gydF4y2Ba


‎gydF4y2Ba
MANOVA:gydF4y2Ba多变量方差分析gydF4y2Ba
社交网站:gydF4y2Ba社交网站gydF4y2Ba


G·艾森巴赫编辑;提交27.02.20;B Bodroža、高Q同行评议;对作者06.04.20的评论;订正版收到27.05.20;接受11.08.20;发表02.09.20gydF4y2Ba

版权gydF4y2Ba

©周明杰,李富贵,王艳红,陈爽,王可新。原载于《医学互联网研究》(//www.mybigtv.com), 2020年9月2日。gydF4y2Ba

这是一篇在知识共享署名许可(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下发布的开放获取文章,该许可允许在任何媒介上不受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前提是原始作品首次发表在《医学互联网研究杂志》上,并适当引用。必须包括完整的书目信息,到//www.mybigtv.com/上原始出版物的链接,以及版权和许可信息。gydF4y2Ba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