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23卷, 6号(2021): 6月

本文的预印本(早期版本)可在https://preprints.www.mybigtv.com/preprint/25913,首次出版
加速肌图神经肌肉监测的探索性异常值检测:机器学习方法

加速肌图神经肌肉监测的探索性异常值检测:机器学习方法

加速肌图神经肌肉监测的探索性异常值检测:机器学习方法

原始论文

1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系

2比利时布鲁塞尔Ziekenhuis大学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系

3.比利时安特卫普Ziekenhuis网络麻醉科

4英国阿伯丁大学麻醉系

这些作者的贡献相同

通讯作者:

Michaël Verdonck博士

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部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Laarbeeklaan 101

Jette 1050

比利时

电话:32 474683824

电子邮件:michael.verdonck@vub.be


背景:神经肌肉阻滞剂患者围手术期神经肌肉功能的定量监测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现代麻醉护理的绝对和核心必要性。由于其动力学性质,基于加速肌痛的神经肌肉监测装置的人工记录并不罕见。这在麻醉师中产生了大量的冷嘲热讽,对它们的广泛采用构成了障碍。通过异常值分析技术,监测设备可以学会检测和标记异常信号。异常值分析(或异常检测)是指在数据中发现不符合预期行为的模式的问题。

摘要目的:这项研究的动机是开发一款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旨在基于加速测量和手部角度运动数据进行神经肌肉监测。在这个应用程序与现有的加速肌图监测设备的配对比较阶段,注意到两个设备的结果并不总是一致的。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组特征,使能够从基于加速肌图的设备中以错误的四列(TOF)测量的形式检测异常值。通过开发离群值检测算法,测试了这些特征在检测错误TOF测量中的潜力。

方法:基于专门构建的基于加速度和陀螺仪的神经肌肉监测应用程序的多中心开放标签试验,创建了来自35名患者的533个高灵敏度TOF测量数据的数据集。基于原始数据提取了一组基本特征,而基于TOF模式特征设计了第二组特征。使用两个成本敏感逻辑回归(CSLR)模型来评估这些特征的性能。所开发模型的最终输出是一个二元分类,表明TOF测量是否是异常值。

结果:基于原始数据提取了7个基本特征,基于TOF模式特征设计了8个特征。模型训练和测试基于不同的数据集:一个有319个测量值(18个异常值),另一个有214个测量值(12个异常值)。具有工程特征的CSLR模型的F1评分(95% CI)为0.86(0.48-0.97),显著大于具有基本特征的CSLR模型(0.29 [0.17-0.53];P<措施)。

结论:这组工程特征及其在离群值检测算法中的相应结合有可能增加整体神经肌肉监测数据的一致性。将异常值标记算法集成到神经肌肉监测器中,可能会潜在地减少基于加速肌痛图的整体可靠性问题。

试验注册:ClinicalTrials.gov NCT03605225;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3605225

[J] .中国医学信息学报,2013;23(6):591 - 591

doi: 10.2196/25913

关键字



在现代麻醉护理中,术后残留curarization仍然是一个经常发生且经常被掩盖的事件[1].它在临床上转化为胃内容物误吸等并发症[23.]和对缺氧的呼吸反应受损[4].这最终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5].因此,神经肌肉阻滞剂患者围手术期神经肌肉功能的定量监测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现代麻醉护理的绝对和核心必要性[67].除了减少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外[8-10],定量监测还可能节省大量医疗保健费用,因神经肌肉监测不理想而引起的并发症估计高达每位患者每次事件25 000美元[7].

虽然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神经肌肉监测向使用者展示了经常被忽视或容易被误解的细微差别[11].研究[1213显示基线(对照)四组比率(TOFRs);当使用加速肌图(AMG)测量时,内收肌的T4/T1值通常高于生理值(TOFR > 1)。同样,Kopman等[13]仔细研究了常用AMG监测器使用的一些算法简化(T4/T2比率代替T4/T1),以及它们的有效性如何依赖于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的恢复程度。与肌电图(EMG)或肌力图相比,这些解释性的考虑,相关的频繁的人为混淆,以及已知的高估倾向[14导致麻醉师对客观神经肌肉监测方法的冷嘲冷讽,进一步阻碍了它们的广泛采用[15].

本文提出的研究是由一款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开发所推动的,该应用程序旨在基于结合的加速度测量和角度手部运动数据进行神经肌肉监测[16].在该应用程序与现有AMG监测设备的配对比较阶段,注意到两种设备的结果并不总是一致。例如,观察到收集的原始运动数据定期显示非标准的TOF模式,而AMG神经肌肉监测装置似乎没有检测到这些异常值,并显示了看似(过于简化)的tfr绘图。与任何旨在测量某种信号的仪器一样[17], TOFR的测量同样容易出现异常值,这可能被错误地解释为正确的测量。

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可以采用离群值分析技术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异常值分析(或异常检测)是指在数据中发现不符合预期行为的模式的问题[18].本研究旨在对原始AMG神经肌肉监测数据进行离线探索性分析,并设计特征(或变量)以标记错误的TOF测量。这些特征将随后在离群值分析中评估其可用性。


概述

该手稿遵循“生物医学研究中开发和报告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指南:多学科观点”[19].下面总结了特征工程的关键步骤和离群值分析算法的发展。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都是在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双中心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标识NCT03605225)中收集的,该试验在ziekenhuisnetwer网络Antwerpen Middelheim(比利时安特卫普)和Universitair Ziekenhuis Brussel(比利时布鲁塞尔)进行。注册在试验开始前进行。数据收集始于2018年2月,于2019年4月结束。试验是在两家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的(ZNA Middelheim参考号5055;UZBrussel参考号2018/031,BUN 009201835039)。它遵循当前的良好临床实践指南和适用法律,并遵守适用的CONSORT指南。

用于算法开发的数据是通过专门设计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收集的,该应用程序专门用于监测通过外周神经刺激器对同侧尺侧神经进行神经外最大上刺激引起的手部运动。收集的数据包括三轴(3D)原始加速度值(m/s)2),以及原始的3D角速度值(rad s1)。

与标准AMG神经肌肉CE/ fda标记监测仪相比,涉及该应用程序测试版的早期试验已经公布,他们报告了双向95%的一致性限制为0.12 (TOFR,绝对单位)[16].本研究纳入35例患者,共533次TOF测量。本文的两位作者(MV和HC)对观测结果进行了离线评估,他们彼此独立地进行了评估。随后比较了异常值的分类,并在TOF模式的标记上达到98%的一致性。总共533个观测值中有30个被确定为异常值。在18例患者的TOF测量中发现了这些异常。

工程特性

通过开源Cordova Plugin Device-motion库采集加速和角度信号[20.],在3个正交的运动方向(X、Y、Z)上测量肌肉收缩的运动。类似于肌力学的研究[21],对这些信号进行均方根分析,以其加速度(以m/s为单位)表示肌肉位移的范围2图1)。然后直接从连续监测信号中导出模型的特征。第一组基本特征(表1)得到:不同TOF抽搐(T1、T2、T3、T4)峰值附近多个点的联合加速度值和绝对TOFR值。

图1所示。正常和异常四列(TOF)模式;上图为正常TOF观测值,下图为异常值。正态记录由上面的2个模式说明,其中可以检测到4个清晰的峰值,并且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彼此跟随。下面2个图代表2个模拟异常,其中4个峰无法从TOF图中清晰识别;或者峰值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很大的差距。
查看此图
表1。描述数据集的基本特征。一个四列记录被定义为T1, T2, T3和T4所有加速度/角度点的积分组合。
功能名称 描述 n(计数)
T1 四组反应的第一次抽搐 533
T2 四组反应的第二次抽搐 533
T3 四组反应的第三次抽搐 533
T4 四组反应的第四次抽搐 533
TOFR一个 绝对比值由T1除以T4得到 533
AMGb_StdDev AMG测量的标准偏差 533
AMG_Mean AMG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533

一个TOFR:四列的比率。

bAMG: acceleromyography。

此外,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AMG测量值之间的差异,计算了与一次测量相关的AMG值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为了避免与其他描述性统计数据混淆,它们被标记为“AMG_StdDev”和“AMG_Mean”。设计了一组额外的特征来评估特定的TOF模式特征(表2)。其中一些是从不同TOF抽搐之间的距离(以前缀“delta”命名;图2),而其他特征则是基于特定TOF抽搐与各自TOF测量平均值的比率(以前缀“ratio”命名)。对于非异常模式,人们会在逻辑上期望这样的比率远远高于TOF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总共提取和设计了15个特征,作为离群值检测模型的输入。我们强调,作者故意设计了上述特征,以检测基于特定测量实例的信号特征的异常。由于数据集的大小有限,没有考虑到TOF记录、给药或其他患者相关参数的任何历史信息的特征。

表2。描述数据集的工程特征。
功能名称 描述 n(计数)
deltaT2_T1 从第二次抽动到第一次抽动的时间(毫秒) 533
deltaT3_T2 第三次和第二次抽搐之间的时间(毫秒) 533
deltaT4_T3 第四次和第三次抽搐之间的时间(毫秒) 533
deltaT4_T1 从第四次抽搐到第一次抽搐的时间(毫秒) 533
ratioT1 第一次抽动和算术平均值之间的比率 533
ratioT2 第二次抽动和算术平均值之间的比率 533
ratioT3 第三次抽动与算术平均值之间的比率 533
ratioT4 第四次抽动和算术平均值之间的比率 533
图2。基本和工程特征说明(x轴:时间,y轴:组合角度和加速度)。每种颜色代表一个单独的四列(TOF)抽搐。每个单独的抽搐(T1、T2、T3和T4)在相应的收缩过程中由多个加速/成角点组成,而不仅仅是最高值。TOF记录是由每个个体抽搐的总和获得的。
查看此图

模型开发和过拟合

模型开发包括基本特征集和工程特征集。由于该研究的数据集是由2个不同类别(正常观察值和异常值)的标记数据组成的,因此监督学习可以以分类模型的形式应用。由于异常值在数据中是罕见的实例,因此存在一类不平衡,其中正常观察值和异常值之间的分布显着偏斜。为了克服类不平衡问题,采用代价敏感学习技术,对分类算法的目标函数进行修改,对正常类和频率较低的类以差分方式对分类误差进行加权。这具体指的是成本敏感逻辑回归(CSLR),其中使用类权重配置来影响在训练期间更新的逻辑回归系数的数量。对于来自普通类的实例所犯的错误,权重对模型的惩罚较小,而对于来自罕见类的实例所犯的错误,权重对模型的惩罚较大。结果是一个版本的逻辑回归在不平衡分类任务上表现更好[17].为了避免过拟合,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将可用数据集的一部分作为测试集(图3)。此外,为了选择与我们所选模型相关的不同超参数,我们采用了交叉验证策略,更具体地说是分层k-fold验证的形式,以及称为网格搜索的超参数优化技术。

图3。数据集划分和模型训练概述。
查看此图

模型评价

评估工程特征的有效性(表2),将其性能与基本特征(表1),并检验其显著性。因此,我们训练了2个cslr:一个在基本特征集上,另一个在工程特征集上。所有模型的性能都在同一测试集上进行评估,该测试集占总数据的40%,与训练集分离。选择精度、召回率和F1分数作为性能评估指标,因为它们最适合评估具有类不平衡的数据集。此外,还计算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和曲线下面积(AUC)图,以表征模型的性能。

统计分析

使用开源python库Scikit-learn进行统计分析[22].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CSLR模型的性能,其中P<。0.05认为显著。


描述性统计,模型训练和交叉验证

两个特征集的描述性统计量在表3。与超参数优化、训练和测试相关的Python代码参见多媒体附录1。与基本特征相反,工程变量显示出更大的变化,这可以从它们的标准偏差中得出。事实上,主要是“δ”变量似乎是倾斜的。图4显示了基本特征T1和TOFR的散点图和分布图,以及工程特征ratioT1和deltaT4_T1。虽然基本特征散点图中的异常值在整个正态数据中更加分散,但与正态观测值相比,工程图散点图中的异常值可以更清楚地识别出来。

在模型训练方面,训练数据集(n=319)包含18个异常值,而测试数据集(n=214)包含12个异常值。通过scikit-learn库的train_test_split函数以完全随机的方式选择训练和测试数据实例[22].交叉验证期间的数据分割仅在分段测量上进行(n=533)。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分离也采用分层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整个数据集的类不平衡分布相同。对于分层k-fold学习,考虑到训练集的大小,选择5次折叠来分割训练集。结合交叉验证,采用网格搜索方法为数据集的不平衡类分布找到L2正则化系数的最佳超参数和适当的类权重配置。所有模型训练、交叉验证和模型评估均使用开源库scikit-learn和高级编程语言Python(版本3.8.2)进行[23].

表3。基本特征和工程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特性 意思是(SD) 25% 50% 75% 最低 最大 峰度 偏态
T1 1.89 (1.13) 0.06 0.97 1.67 2.62 5.96 0.17 0.77
T2 1.82 (1.2) 0.02 0.8 1.63 2.58 6.03 0.09 0.78
T3 1.65 (1.25) 0.04 0.58 1.36 2.38 6.78 0.77 1.04
T4 1.6 (1.25) 0.05 0.56 1.26 2.34 6.3 0.62 1.05
TOFR一个 0.84 (0.4) 0.05 0.53 0.82 1.1 2.62 0.48 0.52
AMGb_StdDev 0.44 (0.32) 0.05 0.18 0.36 0.61 2.01 2.54 1.31
AMG_Mean 0.27 (0.23) 0.04 0.11 0.2 0.35 1.5 5.91 2.06
deltaT2_T1 13.99 (6.55) 1 9 12 20. 60 4.78 0.97
deltaT3_T2 14.44 (7.23) 2 9 13 20. 80 20.16 2.47
deltaT4_T3 16.3 (18.95) 2 9 14 20. 332 164.56 11.27
deltaT4_T1 44.73 (25.36) 6 28 48 60 349 46.29 4.61
ratioT1 8.55 (3.73) 0.22 5.96 7.95 10.41 23.21 1.39 0.94
ratioT2 7.57 (2.83) 0.04 5.72 7.23 9.09 20.19 1.27 0.73
ratioT3 6.52 (2.76) 0.09 4.47 6.16 8.17 18.46 1.46 0.92
ratioT4 6.36 (2.9) 0.19 4.3 6.05 8.15 18.47 1.03 0.74

一个TOFR:四列的比率。

bAMG: acceleromyography。

图4。图A显示了四列比率(TOFR)和T1的散点图。图B显示了特征deltaT4_T1和ratioT1的散点图。散点图显示1为离群值,0为正常观测值。绝对单位的TOFR。DeltaT4_T1,单位为毫秒。均方根角度和加速度中的T1。
查看此图

模型的性能

图5给出了F1分数和ROC-AUC性能指标在模型训练和验证期间的学习曲线。通过将模型训练和验证性能绘制为训练集大小的函数,可以评估高方差(即过拟合)或偏差(即欠拟合)。虽然总的来说,两种模型似乎都有很好的偏差-方差权衡,但基于工程特征数据集的CSLR往往比基于基本特征的模型更容易过拟合。

图5。基本特征集(上图)和工程特征集(下图)的成本敏感逻辑回归模型的学习曲线。训练和验证度量是f1分数和ROC-AUC分数(y轴)。x轴表示训练实例的数量。
查看此图

表4给出了基本特征和工程特征的cslr的F1分数、ROC-AUC、精度和召回率。给出了训练和测试数据集的性能指标。与训练数据集的指标相比,测试数据上具有工程特征的CSLR模型的性能有所提高,表明模型没有过拟合。对于CSLR模型的基本特征,我们观察到相反的情况。具有工程特征的CSLR模型的F1评分(95% CI)为0.86(0.48-0.97),显著大于具有基本特征的CSLR模型(0.29 [0.17-0.53];P<措施)。ROC曲线和AUC曲线结果见图6。具有工程特征的CSLR模型的AUC (95% CI)最高,为0.91(0.72-0.97),显著大于具有基本特征的CSLR模型(0.86 [0.63-0.93];P<措施)。

表4。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的性能度量。
数据集 F1得分,平均值
(95%置信区间)
中华民国一个aucb,意思是
(95%置信区间)
精度,意思是
(95%置信区间)
记得,意思是
(95%置信区间)
训练数据集(n = 319)

基本特征 0.47 (0.24 - -0.63) 0.78 (0.63 - -0.82) 0.43 (0.18 - -0.68) 0.55 (0.33 - -0.71)

工程特性 0.65 (0.49 - -0.84) 0.80 (0.70 - -0.87) 1.00 (0.68 - -1.00) 0.50 (0.40 - -0.75)
测试数据集(n=214)

基本特征 0.29 (0.17 - -0.53) 0.86 (0.63 - -0.93) 0.25 (0.10 - -0.52) 0.33 (0.29 - -0.98)

工程特性 0.86 (0.48 - -0.97) 0.91 (0.72 - -0.97) 1.00 (0.49 - -1.00) 0.75 (0.44 - -0.94)

一个ROC:接收机工作特性。

bAUC:曲线下面积。

图6。接收机工作特性曲线显示了算法将四组测量结果分类为离群值的能力。AUC:曲线下面积。
查看此图

主要研究结果

本文获得的结果表明,在术中TOF测量的异常值自动识别方面,工程TOF特征优于基本和常用的临床神经肌肉监测终点。在测试数据集中,与基本特征的CSLR相比,工程变量的CSLR正确识别了12个测量值中的9个作为异常值,而基本特征的CSLR仅正确标记了三分之一的异常值。此外,基本特征CSLR显示出高度的假阳性,其中12个TOF测量被错误地标记为异常值,而具有工程特征的CSLR模型则为0个假阳性。虽然作者认识到目前的模型是建立在有限的数据集上的,为了达到临床可部署的离群值检测算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但工程特征算法的性能有望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应用。各种研究工作[81524]强调,定量神经肌肉监测仍然是次优的,并且不情愿被执业麻醉师采用,其中包括由于监测设备的低感知有用性和可靠性。即使根据要求有效地提供,由于人为记录而产生的不可靠性已被证明是一致监测采用的普遍障碍和技术障碍[15].然而,标准神经肌肉监测器的测量误差(伪影)发生率是未知的,因此,包含的正式描述和相应的生理相关性也是未知的。

鉴于麻醉监测的广泛范围,这种异常值分析的日常临床相关性和最终成功采用肯定会受到争议。然而,本研究中CSLR模型的发展是基于临床基础报告的监测问题[781525-29].图7举例说明标记异常的神经外刺激诱导时刻。虽然所有的TOFR值都是可量化的,在正态范围内,但仔细检查就会发现异常值。

图7。(A)单次运动后短4峰爆发-反弹现象tof样模式,抽搐间隔距离短;(B) T3小于T2和T4;(C)几乎等距振荡;(D)渐强模式;(E)衰减但总振荡和变化的峰间距离。检测到的一些模式具有含义。Y轴:肌肉加速度(m/s2), x轴:时间(厘秒)。TOF: train-of-four。
查看此图

锚定这种离群分析的临床背景下的神经肌肉阻断监测还有待实际和前瞻性地完成。虽然作者预计目前的离线分析将改善神经肌肉监测的采用和植入麻醉监测仪时的临床错误,但这只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进行推测。此外还应重申,目前的发展并未解决教育不足这一瓶颈问题。事实上,在临床实践中经常观察到基于肌电图的神经肌肉监测中T1%未能达到100%左右的基线水平,这同样引发了麻醉师之间的不信任[15].最近的一项随机试点试验强调了人为因素对推荐软件有效实施的重要性,在该试验中,一种相当广泛部署的预测算法-低血压预测指数(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已被证明未能吸引麻醉师[30.].

正如最新的围手术期神经肌肉管理共识声明所强调的,教育工作是现代麻醉神经肌肉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7].在作者看来,自动化决策支持软件本身有望帮助,但不能解决或废除全球采用神经肌肉监测的次优问题。

考虑到即使使用CE/ fda标记的AMG/运动学/EMG神经肌肉监测设备,动态数据也会出现频繁和已知的人为偏置[25-29],离群值分析的附加价值对于可靠性的目的尤为重要。例如,Liang等人[29进行了AMG和EMG监测装置的同侧比较,得出结论AMG不如EMG精确,并且至少高估了0.15个单位的EMG TOFR。Kopman等人进行了类似的研究[28发现AMG TOF值倾向于高估肌电恢复的程度,其偏倚估计为0.125。然而,两位作者都不能提供为什么测量AMG和EMG设备之间的偏差估计的原因,并指出它们缺乏一致性不能用任何一种设备的不精确来解释。虽然在没有技术问题的情况下,异常值不能解释系统报告的方法间精度差异,但如果有足够的训练数据可用,这些异常值确实有可能补偿小的动力学细微差别,如超调。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潜在地避免常用的AMG校正技术,例如根据基线测量值进行归一化。然而,基于本文提出的结果,这种潜力纯粹是推测性的。

研究的局限性

  • 可以认为,在本研究中收集并应用于开发算法的数据集的样本量有些有限。为了解决这一限制并避免过拟合,我们为逻辑回归选择了一种代价敏感的学习技术,采用交叉验证策略和网格搜索优化技术,并实现了机器学习中常用的正则化训练。
  • 虽然我们所提出的具有工程特征的CSLR模型能够在AMG神经肌肉监测过程中检测到异常值,但与可能的原因没有相关性。因此,除了重复测量外,临床医生如何根据算法给出的警告采取行动仍不清楚。
  • 本研究的数据是通过基于amg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收集的,该应用程序专门用于监测TOF运动模式并计算相应的tfr。该应用程序正在进一步改进,以促进神经肌肉监测和提供临床术中决策支持。虽然该装置所记录的测量结果的质量先前已在一项临床试验中得到评估[16],但仍有可能某些异常值是由手持设备本身的性质造成的。
  • 我们提出了一套工程特征,具有在神经肌肉监测中实时检测异常值的潜力。进一步的分析可以揭示用于此目的的带有附加信息的特性。此外,本研究没有分析(在线)实时数据流来检测异常值。
  • 该算法的开发依赖于AMG神经肌肉监测设备。而这些装置仍是麻醉领域中应用最多的定量神经肌肉装置[6],所开发的算法无法处理基于肌电图的设备[31].
  • 本研究不是一项方法间验证研究,而是一项精度提高的练习,仍然需要前瞻性的方法间比较。这是指它与AMG和EMG设备的配对比较。

结论

这项研究表明,一组工程特征具有检测基于术中测量的AMG神经肌肉装置的异常值的能力。基于这些特征的模型的发展为神经肌肉监测的离群检测技术的创建显示了有希望的结果。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额外的训练,可以在AMG神经肌肉监测设备中实现异常值检测算法,自动扫描TOF测量中的异常值,而不依赖于医疗提供者的主动输入。

致谢

本研究由法兰德斯创新与创业基金、威利·盖普斯科学研究基金和比利时麻醉与复苏学会(SARB)资助。

利益冲突

没有宣布。

多媒体附录1

Jupyter Notebook包括代价敏感逻辑回归分类器的Python代码。

ZIP文件(ZIP Archive), 2kb

  1. Carvalho H, Verdonck M, coles W, Geerts L, Forget P, Poelaert J. 40年神经肌肉监测和术后残留弯曲:meta分析和信心评价。[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0;31 (4):464 - 464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 Eriksson L, Sundman E, Olsson R, Nilsson L, Witt H, Ekberg O,等。部分瘫痪患者在休息和吞咽时咽功能评估:清醒人类志愿者的同步视频测压和肌力图。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31 (5):1035-1043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 孙德曼E, Witt H, Olsson R, Ekberg O, Kuylenstierna R, Eriksson LI。部分瘫痪的人咽部和上段食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机制:阿曲库铵后咽部放射影像和同步测压。麻醉学杂志;2000;42 (4):977-984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4. Eriksson L, Sato M, Severinghaus JW。vecuronium诱导的部分神经肌肉阻滞对低氧通气反应的影响。麻醉学杂志[j]; 2004; 18 (4):693-699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5.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残留的神经肌肉阻滞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一项前瞻性、随机、盲法研究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和泮库溴铵术后肺部并发症。麻醉学杂志1997 Oct;41(9):1095-1103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 神经肌肉逆转和监测的现状:挑战和机遇。麻醉学杂志,2017;26(1):173-190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7. 刘建军,刘建军,李建军,等。围手术期应用神经肌肉监测的共识声明。麻醉与镇痛,2018;27(1):71-80 [j]免费全文] [CrossRef]
  8. 刘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术后残余神经肌肉阻滞:处理综述。[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5;11 (5):622-626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9.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麻醉后护理单元的残留神经肌肉阻滞和危重呼吸事件。中国农业科学学报;2009;37 (1):391 - 391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0. Murphy G, Szokol JW, Avram MJ, Greenberg SB, Marymont JH, Vender JS,等。术中加速肌图监测可减轻肌无力症状,提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麻醉学2011;11 (5):946-954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1. 李建军,李建军。经验与启发式、过度自信。麻醉学与镇痛学2019;28(6):1057-1059 [j]免费全文] [CrossRef]
  12. 李建平,李建平,李建平。加速度测量:一种监测神经肌肉功能的新方法。麻醉学杂志1988;32(1):45-48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3. 王晓东,王晓东,王晓东,等。加速肌图四次训练衰退与单次抽搐抑制的关系。麻醉学杂志2002;96(3):583-587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4. Capron F, Alla F, Hottier C, Meistelman C, Fuchs-Buder t。一种检测肌力图四列比率为0.9的概率方法。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31 (5):349 - 349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5. 王晓明,王晓明,王晓明。神经肌肉电图定量监测在麻醉科室的应用。麻醉与镇痛2014;119(2):323-331 [j]免费全文] [CrossRef]
  16. Carvalho H, Verdonck M, Berghmans J, Poelaert J.基于机器人的麻醉神经肌肉监测应用的开发和验证。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9;33(5):863-870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7. Aggarwal C.异常值分析。在:数据挖掘。柏林,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2015:237 - 263。
  18. 钱卓拉,张建军,张建军,等。ACM第一版。2009年7月;41(3):1-58 [免费全文] [CrossRef]
  19. 罗伟,冯德,陈涛,Gupta S, Rana S, Karmakar C,等。生物医学研究中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开发和报告指南:多学科视角。医学互联网研究,2016年12月16日;18(12):e323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0. Cordova插件Device-Motion。URL:https://github.com/apache/cordova-plugin-device-motion[2021-05-25]访问
  21.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肌肌力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启胸罩。Eng。生物学报,2014;30(4):384-401 [j]免费全文] [CrossRef]
  22. Scikit-Learn。URL:https://scikit-learn.org/[2021-05-24]访问
  23. Python编程语言。URL:https://www.python.org/[2021-05-24]访问
  24. 刘建军,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美国和欧洲神经肌肉阻滞治疗现状调查。麻醉与镇痛2010;11 (1):110-119 [j]免费全文] [CrossRef]
  25. Dahaba A, Rehak PH, List WF。用TOF-GUARD评估加速度图:与肌电图的比较。麻醉学杂志1997;14(6):623-629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6. Nakata Y, Goto T, Saito H, Ichinose F, Uezono S, Suwa K,等。氙气和七氟醚麻醉对维库溴铵致神经肌肉阻滞的加速肌图和肌电图比较。临床麻醉杂志1998;10(3):200-203 [j]免费全文] [CrossRef]
  27. 郑伟,黄敏,袁玉军,林宝保,孔明辉,李爱鸥。在全麻期间给予罗库溴铵的儿童的加速肌图和肌电图的临床验证比较: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研究。韩国麻醉学杂志2016;69(1):21-26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8.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加速肌图与肌电图:四次训练刺激下间接诱发神经肌肉反应的同侧比较。麻醉学杂志2005;49(3):316-322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9. 梁绍平,张建军,张建军,等。全麻下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患者加速肌图和肌电图的同侧比较。麻醉与镇痛杂志;2013;17(2):373-379 [j]免费全文] [CrossRef]
  30. Etemadi M, Hogue CW。预防术中低血压:人工智能还是增强智能?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33(6):1170-1172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1. Bowdle A, Bussey L, Michaelsen K, Jelacic S, Nair B, Togashi K,等。原型肌电图与机械肌电图和加速肌电图评估神经肌肉阻滞的比较。麻醉学杂志2020;75(2):187-195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AMG:acceleromyography
AUC:曲线下面积
CSLR:成本敏感逻辑回归
肌电图:肌电描记术
中华民国:接收机操作员特性
TOF:train-of-four
TOFR:train-of-four比率


R库卡夫卡编辑;提交23.11.20;D . Schwarz, L . Guo同行评议;对作者09.03.21的评论;收到修改版本18.03.21;接受04.05.21;发表21.06.21

版权

©Michaël Verdonck, Hugo Carvalho, Johan Berghmans, Patrice Forget, Jan Poelaert。原载于医学互联网研究杂志(//www.mybigtv.com), 2021年6月21日。

这是一篇在知识共享署名许可(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下发布的开放获取文章,该许可允许在任何媒介上不受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前提是原始作品首次发表在《医学互联网研究杂志》上,并适当引用。必须包括完整的书目信息,到//www.mybigtv.com/上原始出版物的链接,以及版权和许可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