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17卷, 4号(2015): 4月

中国男男性行为者使用电子健康进行艾滋病预防和性健康保健可接受性的混合方法研究

中国男男性行为者使用电子健康进行艾滋病预防和性健康保健可接受性的混合方法研究

中国男男性行为者使用电子健康进行艾滋病预防和性健康保健可接受性的混合方法研究

原始论文

1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市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吉林斯全球公共卫生学院健康行为系

2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纽约,纽约,美国

3.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室

4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吉林斯全球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市

5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市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学院传染病科

6广东省皮肤病与性传播感染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广州

7广东-岭南男同性恋者社区支持中心,广州,中国

通讯作者:

Kathryn E Muessig, AB, PhD

健康行为学系

吉林斯全球公共卫生学院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罗纳森楼306号

校园信箱7440

教堂山,北卡罗来纳州,27599

美国

电话:1 919 962 5059

传真:19199662921

电子邮件:kmuessig@med.unc.edu


背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不成比例地影响男男性行为者(MSM)。在中国,超过一半的艾滋病毒阳性男男性行为者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艾滋病毒状况。移动电话和网络干预(电子卫生)是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有望支持艾滋病毒教育、检测和与护理的联系。

摘要目的:这项在中国男男性行为者中进行的混合方法研究评估了性保健的技术利用和电子健康的可接受性。

方法:我们进行了深度访谈和在线调查。定性分析为互联网调查的发展提供了信息,该调查是通过两个流行的男男性接触者网站进行的。双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评估了对电子卫生保健感兴趣的男男性行为者的特征。

结果:定性样本包括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性取向和艾滋病毒检测经历的男同性恋者。定性调查结果包括互联网作为性健康、艾滋病毒和其他性传播疾病信息的主要来源的重要性,利用互联网促进与同性恋社区和保健提供者的联系,从而提供艾滋病毒检测机会,以及对电子保健性健康工具保密性的不同看法。在网络样本(N=1342)中,平均年龄为30.6岁,82.81%(1098/1342)为单身,53.42%(711/1331)为大学毕业生。在过去3个月中,38.66%(382/988)的人有过不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60.53%(805/1330)的人自我报告曾进行过艾滋病毒检测。大多数男性拥有电脑(94.14%,1220/1296)和手机(92.32%,1239/1342),其中许多人曾使用电脑搜索艾滋病毒/性病信息和检测地点。在多变量分析中,是否有兴趣使用计算机或移动电话来支持其性健康保健与学生身份、以前使用计算机或移动电话搜索一般健康信息、以前使用计算机或移动电话搜索艾滋病毒/性病信息以及保密问题有关。

结论:尽管存在保密问题,但该样本中的男男性行为者对电子卫生技术的利用率和兴趣都很高。未来的电子卫生干预措施可以深思熟虑和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成功实施的优先事项。

医学互联网研究,2015;17(4):100

doi: 10.2196 / jmir.3370

关键字



许多患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男男性行为(MSM)的男性不知道他们的HIV状况,从美国的21%左右[1]及新西兰[2],到马拉维的90%以上[3.]。2012年,中国全国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毒感染率达到6.7%,但在一些城市地区超过15% [4]。全国男男性接触者中梅毒患病率高达12% [5],再加上围绕艾滋病毒和同性行为根深蒂固的恐惧、耻辱和误解,抑制了干预努力,助长了持续传播。虽然政府的努力增加了自愿咨询和测试[6在2011年,只有一半的男男性行为者在过去一年中接受了艾滋病毒检测并知道检测结果,多达86%的艾滋病毒阳性男男性行为者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7]。在接受阳性诊断后,男男性行为者在进行所需的确认性和CD4细胞计数检测时面临护理延误,这些检测通常只能在与最初检测和最终治疗地点不同的地方进行。在这个分散的系统中,不到一半的男男性行为者在诊断后6个月内接受CD4计数[89不到四分之一有资格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及时接受治疗[9]。与护理的延迟联系和护理的次优保留阻碍了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威胁到个体患者的预后,并可能增加艾滋病毒进一步传播的可能性[10-16]。

广泛的互联网接入和手机拥有量所提供的工具为缩小艾滋病毒预防、检测和护理方面的差距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方法。电子卫生方法通过广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包括软件和硬件、基于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资源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平板电脑技术,支持卫生保健服务。互联网和以流动电话为基础的组件已成功地用于艾滋病毒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17-19]包括推广预防讯息[20.],方便通知测试结果[2122],提高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和门诊就诊率[23-28]。迄今为止,基于电话的艾滋病毒干预措施主要利用语音或短信功能[19252930.],但智能手机可能会进一步促进通过移动网络提供更复杂、互动和量身定制的干预措施[3132]和软件应用程序[3334]。智能手机使人们能够负担得起、广泛地接入互联网,缩小了“数字鸿沟”,到2011年,68%的中国手机用户拥有智能手机[35]。

针对男男性男性的电子健康计划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313234但尚未在国际上得到系统的设计和测试。男同性恋者在中国主流社会的隐蔽性,以及移动技术的广泛普及和性寻找网站和在线约会服务的增长[3637[使移动技术成为处理性风险和促进健康的适当和熟悉的媒介。初步调查研究表明,中国的男男性行为者愿意提供互联网和手机上的个人联系方式[38]。为了开发专门针对中国男男性行为者的电子健康干预措施,需要更多关于互联网和移动电话拥有率、使用情况和性健康相关服务偏好的信息。基于在美国高风险男男性行为者发展研究中获得的电子保健经验教训[3132],这项混合方法的研究探讨了中国MSM目前如何使用网络和移动网络来查找健康信息,特别是与性健康相关的信息。我们还旨在确定目前愿意使用电子健康进行性保健的男性的特征,并确定使用电子健康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这些研究结果的最终目的是为电子健康干预措施的设计提供信息,以解决中国男男性行为者的艾滋病毒预防和性保健问题。


第一部分:定性研究

2012年5月至8月,我们在中国南方的两个大城市进行了定性访谈,这两个城市是艾滋病、梅毒和其他性传播疾病(尤其是男男性行为者)负担过重的地区[39-43]。这份手稿中的数据是一个关于男男性接触者测试偏好和经验的大型项目的一部分。我们招募了年龄在16岁及以上的人,他们在生理上是男性,并且曾经与其他男性发生过性关系。参与者是通过政府资助的保健诊所、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以及通过一个流行的男男性行为者网站在线招募的。我们有意地[44招募了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性取向和艾滋病毒/性病检测经历(从未检测、首次检测、多次检测)的男性。

定性访谈包括关于性保健和艾滋病毒/梅毒检测经验和偏好的问题。技术问题涉及移动电话所有权和能力、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使用、将技术用于一般和与艾滋病毒/性传播疾病有关的保健的经验和偏好。面试指南在MSM社区测试中心的志愿者模拟面试中进行了预先测试,随后进行了改进。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在参与研究地点的私人房间由训练有素的双语研究人员进行一对一的访谈。采访用普通话、粤语或英语进行,并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录音。提供价值约10美元的移动电话卡和超市礼品卡作为报酬。

所有定性访谈均逐字记录。分析团队(KEM、CHB、EJL、JDT)开发了一个结构化的代码本,以帮助定义和说明先验的和紧急的主题。两名研究小组成员(CHB, EJL)接受了如何使用代码本的培训,然后使用Atlas对所有访谈记录进行独立编码。Ti, 7.0版本。这些编码的转录本被合并并由第三编码器(KEM)审查,以保证编码本的保真度和编码器之间的一致性。在代码应用程序中没有发现重大差异。然后逐个主题审查所有相关的编码数据,并描述主题之间的关系。说明性引用是由小组共识选择的,以呈现每个主题中的典型反应和变化。调查结果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定性样本特征、互联网作为性健康和艾滋病毒/性病信息的主要来源、互联网在促进艾滋病毒/性病检测方面的作用、以及中国男男性行为者使用电子健康进行性保健的关注和考虑。

第二部分:网络调查

定性的调查结果为互联网调查的设计提供了依据。调查的发展得到了进行中国全国性行为调查的社会学家的支持[4546]。这些问题由四名当地男男性接触者社区志愿者和一个焦点小组讨论进行了审查。在线调查管理系统在201名男男性行为者中进行了试点测试(数据未纳入最终分析)。最终的调查工具包含225个可能的问题,平均需要20分钟才能完成。除了社会人口统计信息外,调查内容还涵盖了六个广泛的主题:(1)避孕套和润滑偏好(未显示结果),(2)药物和酒精使用(未显示结果),(3)性行为,(4)艾滋病毒/性病检测,(5)技术所有权/使用,以及(6)使用电子健康工具进行性健康的兴趣和使用电子健康进行性健康的保密问题。

2013年5月,互联网调查由两个高流量门户网站主办:广州GZTZ.org和重庆manbf.com(现为manbf.net)。这些网站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它们的主人地域多样,而且在中国的男男性接触者中广受欢迎。这两个网站都是由1998年成立的以社区为基础的msm组织运营的,具有社交网络和微博功能。他们还宣传针对男男性行为者的产品和活动,并提供信息和服务,以促进艾滋病毒/性病教育和检测。这两个组织都是中国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社区合作伙伴,并得到了包括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在内的国际捐助方的支持。广州同治,又称岭南集团,自2008年以来一直是中国-盖茨基金会艾滋病预防合作项目的合作伙伴。2010年,GZTZ.org的独立访问量超过350万。2010年对GZTZ用户的一项评估发现,在1100名参与者中,平均年龄为30岁,93%居住在广东省,77.9%自认为是同性恋,80%拥有大学学历[qh]47]。Manbf.net是重庆同心工作组的网站,2011年注册用户超过1万。

在门户网站主页上张贴横幅广告(见多媒体附录12).点击横幅广告的参与者被带到一个描述调查的欢迎页面。那些选择继续的人完成了知情同意筛选。同意的参与者被问及三个合格问题:生理上出生为男性,至少16岁(中国的同意年龄),曾经与男性肛交。

要通过GZTZ.org完成调查,参与者必须注册并登录。保留了一个用户名列表(与调查结果无关),以阻止男性多次完成调查。根据GZTZ过去的调查研究,调查完成者将获得500个网站积分和50个网站“忠诚度积分”,这些积分可用于“解锁”GZTZ网站的其他社交媒体功能。按照当时重庆同心工作组的标准做法,通过manbf网站招募的参与者不需要登录,也不需要获得奖励积分。

频率(表1),以描述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毒/性病性传播行为以及电脑和移动电话的使用情况。为了衡量他们是否有兴趣将科技作为性健康保健的一部分,参与者被要求对以下六个项目中的每一个回答“非常感兴趣”、“有点兴趣”或“不感兴趣”:通过短信/短信接收HIV检测提醒,通过QQ(中国最流行的聊天和即时通讯服务)或电子邮件接收HIV检测提醒,通过在线聊天接收性健康咨询,通过网站接受性健康教育,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接受性健康教育,通过互联网/手机游戏接受性健康教育。报告对这六个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非常感兴趣”的参与者被归类为“对电子卫生感兴趣”,该变量被用作感兴趣的主要结果。做出这一决定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最有可能针对未来电子卫生干预措施的用户。

使用逻辑回归计算单因素和多因素关联。使用反向消去过程从表中列出的变量建立多变量模型P<的值。10required for retention in the final model. We assessed collinearity using the 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All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using SPSS, version 21.

广东省性病控制中心、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了这项研究。看到多媒体附录3浏览网上电子调查报告结果核对表。

表1。中国男男性行为者定性和网络样本的人口学特征。
人口和行为特征 访谈(N=35), N 网络调查(N=1342)一个), n (%)
招聘网站b

广州 28 1204 (89.72)

香港 7 - - - - - -

重庆 - - - - - - 138 (10.28)
调查时的居住地

广州市
799 (59.54)

广东省c
331 (24.66)

重庆市
124 (9.24)

其他省份和香港d
66 (4.92)

中国/香港以外的国家
15 (1.12)

没有报告
7 (0.52)
正式登记证(户口)

广州市
409 (30.48)

广东省c
485 (36.14)

重庆市
119 (8.87)

其他省份和香港d
309 (23.03)

中国/香港以外的国家
13 (0.97)

没有报告
7 (0.52)
年龄,平均30.6岁,中位数29岁,范围16-64岁(n=1327)

16 - 20 3. 37 (2.79)

21 - 30 21 733 (55.24)

31-40 9 440 (33.16)

>40 2 117 (8.82)
婚姻状况(n=1326)

已婚或订婚 5 228 (17.19)

29 1098 (82.81)
教育(n = 1331)

高中或以下学历 7 202 (15.18)

一些大学e 14 418 (31.40)

大专或以上学历 14 711 (53.42)
生活状况(n=1326)

一个人住 - - - - - - 466 (35.14)

和别人一起生活 - - - - - - 860 (64.86)
当前的就业

全职 24 1063 (79.21)

兼职/退休/失业 4 151 (11.25)

学生 7 128 (9.54)
年收入,所有来源(美元)(n=1337)

< 6000 - - - - - - 374 (27.97)

6000 - 16000 - - - - - - 684 (51.16)

> 16000 - - - - - - 279 (20.87)
性取向(n=1333)

同性恋 28 974 (73.07)

双性恋 4 352 (26.41)

异性恋 - - - - - - 7 (0.53)
目前稳定的性伴侣(n=1327)

男性
590 (44.46)

- - - - - - 70 (5.28)

没有稳定的性伴侣 - - - - - - 33 (2.49)
艾滋病毒检测,终生(n=1330)

从来没有测试过 7 525 (39.47)

过测试 28 805 (60.53)
艾滋病毒状况

积极的
49 (3.70)

负面/未知
1293 (96.30)
过去3个月内与男性发生过无套肛交 - - - - - - 382/988 (38.66)
曾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阴道或肛门) - - - - - - 448/1333 (33.61)
在过去3个月内与女性发生过无套肛交 - - - - - - 159/1333 (11.93)

一个除非另有说明,样品是1342。

b面试招聘:现场亲自面试。调查招募:在广州和重庆举办的2个网站,但对来自任何地方的参与者开放。

c广东省以外的城市。

d重庆和广东省以外的城市。

e包括在校生。

结果

定性样本特征

概述

对35名年龄在16-48岁的男男性行为者进行了定性访谈,他们在研究招募时居住在广州和香港,但他们的家乡代表了中国9个省份和香港。7名男性从未进行过艾滋病毒检测,7名男性在接受采访当天首次进行了检测,21名男性进行了多次检测。28名男性自认为是同性恋,4名是双性恋,3名选择不说明。大多数参与者未婚,目前有工作,至少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

互联网是性健康和艾滋病毒/性病信息的主要来源

在定性和互联网调查样本中,技术所有权和使用都很普遍。在定性样本中,所有男性都拥有一部手机,其中大多数是智能手机(27/35)。总的来说,男性对使用手机和互联网促进性健康的反应是积极的。最常见的主题是为查找信息和接受检测提供的便利程度。在访谈中,所有男子都报告使用移动电话或电脑搜索一般健康信息,略多于一半的男子描述了自己或通过社区组织的网站和其他来源为朋友在线查找艾滋病毒/性病信息的例子:

MSM社区组织的网站非常重要,它们包含了全面的信息…关于症状,特征,窗口期等。当我的朋友感染了淋病,我真的上网为他查找信息。
[B04,同性恋,多次测试者,27岁]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是许多男性获得艾滋病毒/性病信息的主要来源:

R:在你上网查资料之前,你对HIV和梅毒检测了解多少吗?
我:没有。我首先在网上搜索了所有的信息,到目前为止我知道的很多知识都是从网上得来的,比如如何保护自己。当你发生性行为时,你可以使用什么工具来保护你和你的伴侣?还有艾滋病毒信息,比如今天,我搜索了提供检测的组织。
[A02,同性恋,多次测试者,24岁]

在定性访谈中,15名男性明确记得使用手机通过移动搜索引擎(百度、雅虎、b谷歌、微博)和博客查找性健康信息。

互联网促进了艾滋病毒/性病检测

互联网通过提供有关检测的信息和协助寻找检测设施,促进了艾滋病毒/性病检测;为男性创造安全空间,分享检测经验和医生信息;让男性直接接触社区组织、医院和卫生部门的艾滋病毒/性病检测广告;并提供在线预约安排和提醒。对许多男性来说,了解艾滋病/性病检测是在他们试图了解自己是同性恋或与同志社区建立联系时发生的。当男性在网上了解并与“同知”社区建立联系时,他们也接触到了针对男同性恋者的艾滋病/性病信息、故事、广告和服务。

我在网上了解到同治是一个高危人群。我在网站上查到了(考试中心)的地址,打电话预约……这是一家专门为同治服务的机构。我害怕如果我去普通的医院人们会怎么看我。
[A18,同性恋,多次测试者,41岁]

互联网也提供了交流检测经验和医生信息的机会。男性通过网上的推荐、故事和评论来决定是否进行测试:“每个提供测试的地方都有自己的网站。我会看看用户的评论。如果大多数人都认为一个地方很好,那就是我的选择”(A17,双性恋,第一次测试者,23岁)。

与在线同治社区有联系的男性知道有服务机构可以提供免费的、针对男性男性的测试服务,并描述了他们如何利用互联网作为寻找这些服务的资源:

如果我有症状,比如说持续的低烧,那么我就有可能是HIV阳性,我需要做一个测试。我可能会先上网查找为同性恋群体提供检测的组织,而不是去付钱的私人医生那里。因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快速测试,并且有更好的隐私。
[B07,同性恋,从未检测过,35岁]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男性使用他们的手机和电脑在线预约测试,通过短信/短信获得预约提醒,并通过电话、短信或安全网站接收测试结果:“今天我用手机预约了……相当好的体验。当我们预约时,我们的社区组织会通知我们。我们会在预约前收到短信提醒,告诉我们时间和持续时间”(A09,同性恋,多次测试,35岁)。

关注和考虑事项

尽管电子保健在性健康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关注,但男性也表达了关切,最常见的关切是需要保护艾滋病毒/性病健康信息不被直接社会接触者(即家人、朋友和同事)、公众和政府获知。在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隐私层面上,主要担心的是其他人会直接看到参与者手机或电脑上的艾滋病毒/性病信息。这种担忧也适用于使用与艾滋病毒/性病有关的手机应用程序:“我会有点担心(这些信息)出现在我的手机上。毕竟,我害怕有人看到,担心隐私泄露”(A26,双性恋,多次测试者,48岁),“我确实看到过一些(针对艾滋病毒的)应用程序……我觉得它们很有趣,但我不会下载它们……我有时会把手机借给朋友玩。”所以我担心他们会看到这些应用。”(B01,同性恋,多次测试者,23岁)

已经使用电脑和手机搜索性健康信息的参与者描述了他们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清除搜索历史记录、删除信息、使用电话和互联网密码。一个进一步的建议是,未来的服务应该使用离散的语言:“有些人可能担心信息会被其他人看到。这种语言……可以以一种保护信息的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其他人就无法知道它是关于什么的”(A20,双性恋,第一次测试,21岁)。

男子还关心如何保护自己的艾滋病毒/性病健康信息不被公众和政府知晓。在这些谈话中,手机可能有助于或阻碍隐私:

在中国,短信的保密性没什么可说的。如你所知,你所有的电子邮件和电话都可以被别人看到或听到。
[A12,同性恋,多次测试者,28岁]
实际上,值得担心的是医院数据的安全性。在中国大陆,我们在保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院数据隐私方面做得很差。这些机构在轮到患者接受检测时叫出患者的名字——将感染患者的名字泄露给公众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即使信息没有进一步泄露,这仍然令人尴尬。所以,手机安全做得更好,因为只有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才能给你打电话。
[A07,同性恋,多次测试者,33岁]

除了隐私保护,许多男性还担心网络信息的可信度:“我相信60%的网站,这意味着我怀疑40%。我觉得正规的网站可信度更高”(A04,双性恋,多次测试者,21岁)。正如这名男子所描述的,人们认为正规的网站更值得信赖,包括熟悉的男男性接触者组织和政府支持的组织:“你可以在中国红十字会网上搜索,也可以搜索一些非常官方的网站,比如广东省卫生厅。如果标题中有‘Province’或‘City’,那么它就是官方的,可以被信任。”(A02,同性恋,多次测试者,24岁)

互联网调查样本

在互联网调查中,3378名参与者点击了最初的链接来阅读调查。其中60.49%(2044/3378)同意参加调查。在这2044人中,6.60%(135/2044)由于出生为女性(5.2%,7/135),16岁以下(8.1%,11/135)或报告从未与男性发生过性关系(86.7%,117/135)而不符合条件。在剩余的1909名符合条件的参与者中,1342名(70.30%)完成了调查。

调查时,59.54%(799/1342)的被调查者居住在广州市,9.24%(124/1342)的被调查者居住在重庆市。关于调查时的户口身份:30.48%(409/1342)在广州市登记,8.87%(119/1342)在重庆市登记(表1).总体而言,互联网样本的平均年龄为30.6岁(16-64岁)。超过一半的样本年龄在21岁到30岁之间。虽然大多数男性是单身,但64.86%(860/1326)的人报告与其他人(室友、女朋友、男朋友、同事、家人)住在一起。大多数男性完成了大学或以上的教育,9.54%(128/1342)目前是全日制学生。大约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自认为是同性恋。年收入各不相同,27.97%(374/1337)年收入低于6000美元。超过三分之一的男性从未进行过艾滋病毒检测。在接受检测并知道结果的人中,6.1%(49/805)为hiv阳性。相当大比例的男性报告在过去3个月内与男性(38.7%,382/988)或女性(11.93%,159/1333)发生过不使用避孕套的性行为(表1),其中39%(19/49)的男性报告为艾滋病毒阳性。

我们所有的定性研究结果都得到了网络调查(表2): 92.32%(1239/1342)的受访者拥有手机或智能手机,94.14%(120/1296)的受访者拥有电脑。大多数男性(88.05%,1009/1146)每天至少上网一次,83.71%(956/1142)每天至少使用一次手机应用程序。在在线调查中,男性报告使用电脑和手机在线搜索一般健康信息(电脑:63.65%,746/1172;手机:41.48%,465/1121),以及艾滋病毒/性传播疾病的具体信息(电脑:51.80%,603/1164;手机:27.64%,306/1107)。

大多数男性表示有兴趣使用电子保健方式进行性健康(表2),包括通过短信/短信、QQ聊天/电子邮件接收艾滋病毒检测提醒;网上聊天性健康咨询;以及通过网站、手机应用程序或互联网/手机游戏进行性教育。总体而言,43.89%(589/1342)的男性对这些电子健康模式(主要结果)中的至少一种非常感兴趣,29.06%(390/1342)的男性对所有六个项目都有些或非常感兴趣。

表2。中国1342名男男性行为者(N=1342)的电脑和手机使用情况及基于技术的性电子健康干预的可接受性一个).
特征 n (%)
技术的所有权

移动电话 1239/1342 (92.32)

智能手机 1146/1225 (93.55)

电脑 1220/1296 (94.14)
电话服务运营商(n=1216)

具备 773 (63.57)

中国联通 273 (22.45)

中国电信 149 (12.25)

其他 21日(1.73)
使用当前电话号码的年数(n=1226)

3年以下 514 (41.92)

3年或以上 712 (58.08)
主要研究结果:对以下一个或多个非常感兴趣

通过短信或短信接收艾滋病毒检测提醒 247/1159 (21.31)

通过QQ聊天或电子邮件接收HIV检测提醒 241/1139 (21.16)

网上聊天性健康咨询 335/1129 (29.67)

透过网站进行性健康教育 386/1142 (33.80)

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性健康教育 306/1126 (27.18)

通过网络/手机游戏进行性健康教育 262/1106 (23.69)
每天使用手机应用程序 956/1142 (83.71)
每天使用互联网 1009/1146 (88.05)
过去的电子健康使用,艾滋病毒/性病

使用手机查找艾滋病毒/性病检测地点 298/1165 (25.58)

使用手机查找有关艾滋病毒/性病的其他信息 306/1107 (27.64)

使用电脑查找艾滋病毒/性病检测地点 601/1227 (48.98)

使用电脑查找有关艾滋病/性病的其他信息 603/1164 (51.80)
一般来说,过去使用过电子健康服务

使用手机获取一般健康信息 465/1121 (41.48)

用于一般健康信息的计算机 746/1172 (63.65)
任何保密问题

关注收到与艾滋病毒/性病有关的短信或短信 962/1170 (82.22)

关注收到与艾滋病/性病相关的QQ聊天或电子邮件信息 946/1163 (81.34)

一个总样本量为1342。由于编程跳过模式和参与者选择避免回答某些问题,本表中的分母可以从1342变化。例如,所有参与者都回答了“你有手机吗?””(1239/1342)。1239名回答“是的,我有一部手机”的参与者随后被问到:“你的手机是智能手机吗?”在1225名选择回答这个问题的参与者中,93.55%(1146/1225)的人报告说他们的手机是智能手机。

在双变量分析(表3),非常有兴趣使用电脑或移动电话进行性健康与学生身份、年收入较低、过去进行艾滋病毒检测、自我报告为艾滋病毒阳性、每天使用移动电话应用程序、每天使用互联网、过去使用电脑或移动电话查找艾滋病毒/性病信息或检测地点、过去使用电脑或移动电话查找一般健康信息以及使用电子保健进行性健康的保密问题呈正相关。

表3。中国1342名男男性接触者性健康技术兴趣相关性分析
特征 对使用科技促进性健康非常感兴趣(n=589, 43.89%)
n / n (%) 或(95% ci) P 调整OR (95% CI) P
年龄

超过40 45/117 (38.46) 1



31-40 186/440 (42.27) 1.17 (0.77 - -1.78) .46


21 - 30 333/733 (45.43) 1.33 (0.89 - -1.99) 16


16 - 20 19/37 (51.35) 1.69 (0.80 - -3.56)

教育

大专或以上学历 304/711 (42.76) 1



一些大学 183/418 (43.78) 1.04 (0.82 - -1.33) .74点


高中或以下学历 97/202 (48.02) 1.24 (0.90 - -1.69) 只要

年收入(元)

16000年˃ 124/279 (44.44) 1
1

6000 - 16000元 270/684 (39.47) 0.82 (0.62 - -1.08) 16 0.76 (0.54 - -1.05) .09点

˂6000元 194/374 (51.87) 1.35 (0.99 - -1.84) 06 1.01 (0.67 - -1.52) .96点
性取向

双性恋或异性恋/其他 151/359 (42.06) 1



同性恋 437/974 (44.87) 1.12 (0.88 - -1.43) 36

生活状态

一个人住 193/466 (41.42) 1



和别人一起生活 390/860 (45.35) 1.17 (0.93 - -1.47)

婚姻状况(对女性)

单/离婚或丧偶的 489/1098 (44.54) 1



/订婚结婚 93/228 (40.79) 0.86 (0.64 - -1.15) .30

就业

失业/兼职/退休 57/151 (37.75) 1
1

全职工作 451/1063 (42.43) 1.22 (0.86 - -1.73) 陈霞 1.20 (0.76 - -1.90)

学生 81/128 (63.28) 2.84 (1.75 - -4.63) <措施一个 2.27 (1.24 - -4.16) .008一个
研究网站

广州 522/1204 (43.36) 1



重庆 67/138 (48.55) 1.23 (0.87 - -1.75) 二十五分

流动状态

广东或四川 440/994 (44.27) 1



其他 145/332 (43.67) 0.98 (0.76 - -1.25) .85

目前有稳定的性伴侣

没有 276/634 (43.53) 1



是的 312/702 (44.44) 1.04 (0.84 - -1.29) .74点

过去3个月有无无保护肛交(男女)

没有 427/971 (43.98) 1



是的 134/306 (43.79) 0.99 (0.77 - -1.29) .96点





是否接受过艾滋病毒检测

没有 193/527 (36.62) 1
1

是的 396/815 (48.59) 1.64 (1.31 - -2.05) <措施一个 1.15 (0.86 - -1.52) .35点
艾滋病毒状况

负面/未知 560/1293 (43.31) 1
1

艾滋病毒阳性 29/49 (59.18) 1.90 (1.06 - -3.39) 03b 1.33 (0.64 - -2.74) 无误
每天使用手机应用程序

没有 72/186 (38.71) 1
1

是的 452/956 (47.28) 1.42 (1.03 - -1.96) 03b 1.29 (0.84 - -1.98) 二十五分
每天使用互联网

没有 118/333 (35.44) 1
1

是的 471/1009 (46.68) 1.60 (1.23 - -2.06) <措施一个 1.08 (0.67 - -1.74) .76
过去的电子健康使用,艾滋病毒/性病c

没有 174/627 (27.75) 1
1

是的 415/715 (58.04) 3.60 (2.86 - -4.53) <措施一个 2.11 (1.53 - -2.90) <措施一个
过去的电子健康使用,一般健康

没有 153/561 (27.27) 1
1

是的 436/781 (55.83) 3.37 (2.67 - -4.26) <措施一个 1.70 (1.23 - -2.33) 措施一个
任何保密问题

没有 46/302 (15.23) 1
1

是的 543/1040 (52.21) 6.10 (4.35 - -8.55) <措施一个 3.70 (2.47 - -5.54) <措施一个

一个重要,P< . 01。

b重要,P< . 05。

c“艾滋病毒/性传播感染的过去电子保健使用情况”是一个基于四个变量的组合变量表2(过往有否报告使用流动电话或电脑搜寻爱滋病病毒/性传播感染检测地点或其他有关爱滋病病毒/性传播感染的资料)。

在多元分析中(表3),四个变量仍然与对电子健康的兴趣显著相关:学生状态(调整OR 2.27, 95% CI 1.24-4.16;P= 0.008),既往使用eHealth(手机或电脑)搜索艾滋病毒/性病信息或检测地点(调整or 2.11, 95% CI, 1.53-2.90,P<.001),既往使用eHealth搜索一般健康信息(艾滋病毒/性传播疾病除外)(调整OR 1.70, 95% CI 1.23-2.33,P=.001),并且有任何与电子健康相关的机密问题(调整OR 3.70, 95% CI 2.47-5.54,P<措施)。


主要研究结果

这项混合方法研究的目的是对中国多个地点的1377名男男性行为者进行形成性研究,为未来电子卫生干预措施的发展提供信息。我们发现,人们对基于计算机和移动电话的性保健工具的拥有率、使用率和兴趣都很高,这表明在中国的男男性行为者中扩大电子健康艾滋病毒/性病干预有希望。在这个基于互联网的样本中,表示有兴趣将电子保健作为其性保健的一部分的男男性行为者更有可能以前使用移动电话或电脑查找艾滋病毒/性病信息,但也对电子保健有保密顾虑。来自我们定性样本的证据阐明了男性已经在使用这些工具的方式,以及它们如何促进与艾滋病毒/性病检测和保健服务的联系。电子卫生工具解决了更好地预防艾滋病毒/性病、与护理和治疗联系的障碍。特别是,我们样本中的男性描述了电子卫生工具如何为他们解决预防和护理活动中的障碍。例如,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方法来寻找测试地点和安排预约(消除后勤障碍),确定免费服务(消除经济障碍),并通过阅读其他男性的测试经历来减少对测试的恐惧(消除心理障碍)。

我们的发现直接印证了最近对中国404名男男性接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缺乏艾滋病毒检测与不知道在哪里进行检测、艾滋病毒知识有限、感知艾滋病毒风险低、担心艾滋病毒检测的机密性、不公开同性恋身份、不使用互联网以及在社交网络中没有其他人进行艾滋病毒检测有关。48]。我们的定性访谈结果显示,中国男男性接触者的互联网使用已经解决了这些障碍,并提出了扩大未来电子健康干预措施的方法。对于我们定性样本中的大多数男性来说,与亲密的朋友或卫生专业人员相比,互联网是一个同等重要的关于艾滋病毒/性传播疾病和检测地点的信息来源。男性从正规网站(卫生部门、医院、社区组织)以及其他男性的经历、评论和建议的博客和帖子中收集信息。网络广告、信息和社区MSM组织的直接邀请成功地促使一些MSM接受了艾滋病毒/性病检测。

重要的是,交互式多媒体在性别、文化和年龄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吸引力。电子保健模式现在被用于提供和处理艾滋病毒预防的许多方面,包括在中国的各种环境中,如基于网络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教育和农村地区减少耻辱的干预[49]以及提高都市青少年的性教育和性意识[50]。中国以社区为基础的男男性接触者组织已经在尝试这些技术。例如,一款名为Blued(类似于Jack 'd)的手机社交和性网络应用程序已被用于在北京的男男性接触者中推广艾滋病毒检测。51]。此外,GZTZ组织还创建了一个名为“一高知”(Easy to Tell)的在线项目,帮助艾滋病毒阳性的男男性接触者披露自己的状况,并在性伴侣中推广艾滋病毒检测。52]。电子保健提供的好处包括广泛的覆盖范围和广泛的受众可及性;能够创建简短、灵活和适合个人用户的干预措施;与面对面干预相比,通过可扩展性、广泛传播和减轻负担来节省成本。

正如我们在定性访谈中强调的那样,男性意识到网上提供的信息质量参差,并制定了应对这种复杂情况的策略,包括从他们认为更“官方”的来源(如红十字会或省级网站)寻求信息。在选择信息传递的地点和方式方面,可信度是为中国男男性行为者制定电子卫生干预措施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在评估中国流行的男男性接触者网站目前提供的健康信息的准确性方面,未来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许多男性通过手机上网查找性健康信息、预约、接收艾滋病毒/性病检测信息和/或检测结果。然而,在智能手机拥有率较高的背景下,手机上网的总体较低(与电脑相比)表明,优化网络和手机应用程序,使在线信息更容易通过手机访问和用户友好的领域有待开发和扩展。MSM网站和在线服务应该针对手机访问进行视觉优化,以获得最广泛的实时使用。未来适应和发展的其他工具可能包括包含更多互动功能的网站,同伴和/或健康提供者促进的QQ群和在线论坛,扩展提醒和结果通知短信/SMS程序,用于定位免费艾滋病毒/性病检测和避孕套的gps应用程序(例如NYC Condom, Philly Condom),以及支持艾滋病毒护理预约和药物依从性的手机应用程序。例如,大多数男性在网上发现了艾滋病毒/性病检测,许多男性使用在线服务安排预约。然而,在了解测试和接受测试之间往往存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滞后。这表明有机会开发一种基于电子卫生的工具,促进检测意识与实际检测之间的联系。这类工具可以包括诸如在线个人风险评估测验和自动或个性化后续测试调度提示和提醒等元素。

为了接触到最广泛的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毒/性病检测和护理的电子健康方法应该提供多种方式(电话、文本/短信、基于网络的资源、在线聊天/论坛、应用程序等)和服务。在我们的网络调查中,男男性行为者对电子健康方式的偏好各不相同。性健康网站、在线聊天和手机应用程序是最受欢迎的。此外,在定性样本中,男性描述了他们使用在线艾滋病毒/性病信息和服务的各种方式。对于成功的干预措施,电子保健服务的提供方式至关重要。例如,2008年一项旨在降低香港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风险的随机对照试验未能在任何干预结果方面取得显著改变[53]。这种干预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参与者,并遵循信息格式。同样,一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多组件性教育干预发现,该干预的电子邮件和讨论板功能均未得到充分利用[50]。为了进一步支持传递方式的重要性,邹等人发现,在中国,通过即时通讯(QQ)、在线聊天和手机联系(文本、短信)招募的男男性接触者,与通过电子邮件招募的男性相比,更有可能真正去接受检测[54]。

总的来说,在我们的研究中,男男性接触者愿意用他们的手机获得艾滋病/性病信息和服务,但许多人担心保密和隐私。在互联网样本中,对电子保健的兴趣与保密问题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似乎有悖直觉;然而,它也可能意味着一个无法测量的混杂因素或结构,例如先前在主流医疗系统中违反机密健康信息的负面经历或对互联网监控的普遍关注。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的来源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定性样本中,参与者就通过互联网和手机访问和保留健康信息的安全性表达了一系列意见。虽然一些男子担心通过电话交流的健康信息的保密性,但其他人认为电话比书面记录或面对面咨询更保密。那些使用手机和电脑性健康的人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机密信息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间接语言、锁定手机、定期删除信息和浏览历史记录。总的来说,男性对保密问题的关注强调了对这一问题的敏感性的重要性,以及在中国为男男性行为者建立和清晰地传达未来电子健康干预措施的安全特征。

限制

这项研究受到一些限制。基于互联网和场所的样本受到不同类型的招聘偏见的影响。虽然我们无法量化这些偏差的程度,但我们研究的优势在于它使用了招聘模式和样本发现,它们相互加强,增加了两个样本的可靠性。另外两个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1)基于互联网的中国男同性恋者招募是否捕获了适当的艾滋病毒/性病干预的高危人群?(2)我们的样本在中国使用互联网的MSM人群中有多大的代表性?在我们的在线样本中,男性报告说与男性和女性发生无安全套性行为的比例很高,而艾滋病毒检测的比例很低。这一发现强化了之前对中国男男性接触者的研究,即在互联网样本中发现了高水平的性风险行为[55-57]。此外,有证据表明,中国使用互联网的男同性恋者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增加。在77名最近确诊为爱滋病毒阳性的男男性接触者样本中,58.4%的人在感染前一年曾透过互联网找到性伴侣[58],在307名年轻流动男同性恋者中,通过互联网招募的男性比通过场所、同伴外展或网络推荐招募的男性艾滋病毒感染率更高[59]。

两个调查主办网站上的健康教育促进活动也可能产生偏见,因此我们招募的参与者更愿意利用电子健康干预措施(与使用互联网的MSM的一般人群相比)。虽然这是可能的,但我们的研究发现,尽管接触了这些网站,38.7%的调查对象在过去3个月里报告了不戴避孕套的性行为,39.5%的人从未接受过艾滋病毒检测。在使用促进健康活动网站的男男性行为者中,这些持续存在的危险行为表明,针对这一人群的电子卫生干预活动仍有加强或调整的空间。此外,我们的研究并没有专门针对那些无法(或选择不使用)互联网和/或移动智能手机的男同性恋者。虽然在中国迅速扩张的科技市场中,这些男性可能是越来越多的少数群体,但他们也需要持续的、有针对性的宣传,因为他们在中国男同性恋者的最低社会经济阶层中可能占了太多。557]。

我们研究的另一个限制是两个招聘地点的完成率不同。在经过筛选的合格参与者中,36.5%的重庆参与者继续完成了调查,而广州参与者的这一比例为78.6%。然而,对于那些完成了最初筛选问题(出生时指定的性别、目前自我认定的性别、终生无保护肛交、年龄)的潜在参与者,我们发现在不同地点之间以及继续接受调查的人与没有接受调查的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我们怀疑,继续参加调查的人的比例差异与重庆参与者缺乏激励最直接相关。进行这项研究的一个目标是尽量不破坏这些建立良好的在线MSM社区的现行规范。因此,我们遵循每个组织的薪酬标准实践,与他们之前的研究和现场管理惯例保持一致。鉴于所提供的激励性质较小(没有直接给予金钱或实物),我们认为这种激励不会对完成调查的人的特征产生有意义的影响。此外,我们发现招聘地点和我们的结果变量之间没有关联。我们还在多变量模型中进行了包括招聘地点在内的敏感性分析,没有发现显著差异(数据未显示)。然而,不同的调查完成率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因为未来试图利用多个招聘平台的基于互联网的调查将面临类似的问题,即遵循现有的薪酬做法,而不是强加其他标准。 It is also promising to note that even a small, non-monetary incentive can serve as sufficient remuneration for eliciting high online survey participation.

结论

迄今为止,对中国男男性行为者进行干预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和性风险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艾滋病发病率的变化并未达到预期水平[60]。艾滋病毒预防领域正在转向综合办法,更多地考虑社会和结构风险因素,并纳入生物医学进展(例如,即时快速艾滋病毒、CD4和病毒载量检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作为预防(暴露前预防),以及传统的个人教育和行为。我们的研究对新的“检测和治疗”模式有启示,这种模式正在被推广为这些综合艾滋病毒干预策略的一部分[61]。电子保健干预可以利用通过互联网提供的社会网络和支持,并且可以在艾滋病毒检测和护理级联的每个步骤中发挥关键作用,从连接参与者到检测中心,到帮助艾滋病毒感染者坚持每日服药[62]。对于个人层面的干预,形成性工作——正如我们在这里所报道的——和研究人群中的试点测试是确定最佳模式和信息以提高干预效果和可接受性的关键步骤。尽管互联网和移动电话在中国无处不在,但它们的潜力尚未被充分利用,以支持艾滋病毒/性病预防、检测、联系和护理等卫生干预措施。电子保健干预措施可以利用移动电话的广泛拥有,并以初步工作为基础,确定这些技术的可接受性和目前的使用情况,以支持男男性行为者的健康,特别是性健康。

致谢

本研究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职业发展奖(1K01TW00820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机构培训补助金(5T32AI007001-35)、北卡罗来纳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NIAID 5P30AI050410-13)、中国艾滋病毒/艾滋病社会科学研究伙伴关系(NICHD 1R24 HD056670-04)、美国热带医学与卫生学会/巴勒斯欢迎基金、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生学院院长国际补助金、哈佛医学院的初级教师奖。IDSA医学学者项目,以及多丽丝·杜克慈善基金会对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资助。我们也要感谢SESH Global (www.seshglobal.org)的技术支持。

利益冲突

没有宣布。

多媒体附录1

调查横幅广告(“参加本次调查,快速获得50个忠诚积分。新!”)。

JPG文件,214KB

多媒体附录2

调查横幅广告(“调查点击这里参加:了解男男性接触者在检测和获得性产品方面的经验和观点”)。

JPG文件,241KB

多媒体附录3

网上电子调查报告结果核对表。

PDF档案(adobepdf档案),94KB

  1. Chen M, Rhodes PH, Hall IH, Kilmarx PH, Branson BM, valeroy LA,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13岁人群中未确诊的HIV感染流行率——2005-2008年美国国家HIV监测系统MMWR Morb Mortal weekly Rep 2012年6月15日;61增刊:57-64 [免费全文] [Medline]
  2. Saxton PJW, Dickson NP, Griffiths R, Hughes AJ, Rowden J.新西兰奥克兰男男性行为者社区样本中实际和未确诊的艾滋病毒感染率。中华卫生杂志2012;12:92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 Wirtz AL, Jumbe V, Trapence G, Kamba D, Umar E, Ketende S,等。马拉维男男性行为者中的艾滋病毒:阐明艾滋病毒流行情况和感染的相关因素,为艾滋病毒预防提供信息。[J]中国艾滋病防治杂志,2013;32 (3):391 - 391 [J]免费全文] [Medline]
  4. 2012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2012。URL:http://www.unaids.org/en/dataanalysis/knowyourresponse/countryprogressreports/2012countries/ce_CN_Narrative_Report%5B1%5D.pdf[2014-02-17访问][WebCite缓存]
  5. 吴铮,徐健,刘娥,毛燕,肖燕,孙旭,全国男同性恋者调查小组。中国61个城市男男性行为者中HIV和梅毒流行情况的横断面调查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3;37 (2):391 - 391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 邹慧,胡宁,辛青,Beck j。中国男男性行为者HIV检测的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中国艾滋病防治杂志,2012;16(7):1717-1728。[CrossRef] [Medline]
  7. 李欣,卢华,雷蒙HF,孙勇,贾勇,何霞,等。未经检测和诊断:男男性行为者中艾滋病毒检测的障碍,北京,中国。性传播感染[j]; 2012; 38(3):187-193。[CrossRef] [Medline]
  8. 张勇,陆磊,李海红,刘伟,唐志荣,方华,等。让艾滋病毒感染者参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服务:2005年至2009年中国云南和广西艾滋病毒诊断后的CD4细胞计数检测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1;124(10):1488-1492。[Medline]
  9. Lambdin B, Cai T, Udoh I.确定瓶颈:中国武汉男同性恋者从艾滋病毒检测到治疗的随访损失。美国:摘要#LBPE51;2012年出席:第19届国际艾滋病大会;2012年7月22日至27日;华盛顿特区http://pag.aids2012.org/Abstracts.aspx?AID=21557
  10. Thompson MA, Aberg JA, Hoy JF, Telenti A, Benson C, Cahn P,等。成人HIV感染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国际抗病毒学会-美国小组2012年的建议。中国医学杂志,2012;31(4):387-402。[CrossRef] [Medline]
  11. Moore DM, Hogg RS, Yip B, Wood E, Tyndall M, Braitstein P,等。对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不一致的免疫和病毒学反应与死亡率增加和治疗依从性差有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J]; 2005; 11(3):288-293。[Medline]
  12. Cohen MS, Chen YQ, McCauley M, Gamble T, Hosseinipour MC, Kumarasamy N, HPTN 052研究小组。通过早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预防HIV-1感染。中华医学杂志,2011,31 (6):493- 493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3. Cohen MS, Muessig KE, Smith MK, Powers KA, Kashuba AD。抗病毒药物与HIV预防:争议、冲突与共识。艾滋病2012 Aug 24;26(13):1585-1598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4. 王晓明,王晓明,王晓明,等。HIV-1在HIV-1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杂志2010;39 (3):544 [j]免费全文] [Medline]
  15. Quinn TC, Wawer MJ, Sewankambo N, Serwadda D, Li C, Wabwire-Mangen F,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的病毒载量与异性传播。Rakai项目研究组。中华医学杂志,2000,30(3):921-929。[CrossRef] [Medline]
  16.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艾滋病病毒载量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艾滋病2009年7月17日;23(11):1397-1404。[CrossRef] [Medline]
  17. Lim MSC, hockingjs, Hellard ME, Aitken CK。短信性传播疾病:审查手机短信在性健康方面的使用情况。国际性病与艾滋病杂志;2008;19(5):287-290。[CrossRef] [Medline]
  18. 穆昆德BKC,穆雷PJ。手机短信服务(SMS)在南非艾滋病毒/艾滋病:文献综述。种马健康技术通知2010;160(Pt 1):530-534。[Medline]
  19. 杨丽娟,张建军。基于网络和手机的艾滋病预防和干预项目的当前趋势。当前艾滋病毒/艾滋病报告2007年12月;4(4):201-207。[Medline]
  20. Cornelius JB, Cato M, Lawrence JS, Boyer CB, Lightfoot M.开发和预测试用于移动电话发送的多媒体艾滋病毒预防短信。中华护理杂志;2011;22(5):407-413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1. Cornelius JB, Cato MG, Toth JL, Bard PM, Moore MW, White A.跟踪艾滋病毒预防网站的发展轨迹。中华护理杂志;2012;23(3):255-259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2. Lim EJ, Haar J, Morgan J.发短信的结果会缩短沙眼衣原体治疗的时间吗?性传播感染2008;84(7):563-564。[CrossRef] [Medline]
  23. Lester RT, Ritvo P, Mills EJ, Kariri A, Karanja S, Chung MH,等。肯尼亚手机短信服务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WelTel Kenya1):一项随机试验。柳叶刀2010年11月27日;376(9755):1838-1845。[CrossRef] [Medline]
  24. Hardy H, Kumar V, Doros G, Farmer E, Drainoni ML, Rybin D,等。个性化手机提醒系统增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艾滋病患者护理性病2011年3月;25(3):153-161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5. Horvath T, Azman H, Kennedy GE, Rutherford GW。手机短信促进艾滋病毒感染者坚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chrane Database system, 2012;3:CD009756。[CrossRef] [Medline]
  26. da Costa TM, Barbosa BJP, Gomes e Costa Durval A, Sigulem D, de Fátima MH, Filho AC等。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以评估基于移动短信的干预对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的巴西妇女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以及对接收短信的印象和满意度。中华医学杂志,2012;31 (4):557 - 569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7. Pop-Eleches C, Thirumurthy H, Habyarimana JP, Zivin JG, Goldstein MP, de WD等。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移动电话技术提高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一项短信提醒的随机对照试验。艾滋病2011 Mar 27;25(6):825-834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8. 杨建军,刘建军,李建军,等。基于短信提醒的青少年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研究。中国医学杂志,2012;14(2):51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9. swendman D, Rotheram-Borus MJ。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毒预防方面的创新:促进全球传播的互联网和移动电话传播工具。当代精神病学杂志;2010;23(2):139-144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0. juang I, Fortune T, Black S, Wright E, Bull S.使用手机预防艾滋病毒的试点项目。中国电信学报;2011;17(3):150-153。[CrossRef] [Medline]
  31. 刘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等。HealthMpowerment.org:向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年轻黑人提供互联网干预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艾滋病防治;2012;24(7):910-920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2. Muessig KE, Pike EC, Fowler B, LeGrand S, Parsons JT, Bull SS,等。把预防放在口袋里:为男男性行为的黑人开发基于手机的艾滋病毒干预措施。艾滋病患者护理性病2013年4月;27(4):211-222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3. Ramanathan N, Swendeman D, Comulada WS, Estrin D, Rotheram-Borus MJ。确定对用于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的移动保健应用程序的偏好:来自艾滋病毒阳性者和年轻母亲的焦点小组调查结果。中华医学杂志,2013;32 (4):538 - 546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4. Muessig KE, Pike EC, Legrand S, highow - weidman LB.手机应用在艾滋病毒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护理和预防:综述。中国医学杂志,2013;15(1):1 - 6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5. 随着智能手机走向市场主导地位,手机在全球范围内接近全面普及。2011.URL:http://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cell-phones-approach-total-penetration-globally-with-smartphones-moving-toward-market-dominance-133877063.html[2014-02-17访问][WebCite缓存]
  36. 李强,刘勇,周忠,李松,罗峰,李东,等。男男性行为者的网络性寻求行为:调查和干预的意义。中国艾滋病防治杂志,2012;16(6):1690-1698。[CrossRef] [Medline]
  37. 张东,毕平,吕峰,张军,希勒杰。网络和社区男同性恋者样本的差异:对中国男同性恋者行为监测的启示。艾滋病护理2008;20(9):1128-1137。[CrossRef] [Medline]
  38. 聂恩杰,何宁,王霞,林丽,王飞,余峰。中国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病毒预防研究的可行性和意愿。艾滋病防治;2013;25(7):926-930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9. Tucker JD, Chen XS, Peeling RW。梅毒与中国社会动荡。中华医学杂志,2010,32(6):559 - 561。[CrossRef] [Medline]
  40. 陈志强,张国光,龚晓东,林超,高翔,梁国军,等。中国的梅毒:国家监测规划的结果。柳叶刀2007年1月13日;369(9556):132-138。[CrossRef] [Medline]
  41. 陈新祥,陈荣伟,尹玉萍,Mabey DC。性传播感染在中国的流行:对控制的启示和未来的展望。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1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42. 赵军,蔡卫东,甘永勇,张勇,杨志荣,程建强,等。中国深圳金钱男孩与非商业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比较性学杂志2012;39(12):942-948。[CrossRef] [Medline]
  43. 钟峰,林鹏,徐辉,王勇,王敏,何强,等。中国广州男男性行为者中艾滋病毒和梅毒患病率可能增加:来自一项受访者驱动的抽样调查的结果。艾滋病行为,2011;15(5):1058-1066。[CrossRef] [Medline]
  44. 巴顿MQ。定性评价与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四版。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2015.
  45. 张宁,黄燕,潘松。中国性不忠:患病率与性别相关。动物学报;2012;41(4):861-873。[CrossRef] [Medline]
  46. 潘珊,教区WL,黄艳。中国女性性工作者服务对象的人口调查。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年12月1日;2008;vol . 5:S1211-S1217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47. 黄磊,Nehl EJ,林林,bbbbg,刘强,Ross MW,等。广东省在线MSM样本的社会人口学和性行为特征。艾滋病防治;2014;26(5):648-652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48. 黄志军,何宁,Nehl EJ,郑涛,Smith BD,张军,等。社交网络和艾滋病检测的其他相关因素:来自中国上海男性性工作者和其他男男性接触者的调查结果。艾滋病行为,2012,16(4):858-871。[CrossRef] [Medline]
  49. 田丽,唐松,曹伟,张凯,李伟,Detels R.基于网络的云南省农村艾滋病知识干预评估。艾滋病2007;12;21增刊8:S137-S142。[CrossRef] [Medline]
  50. 娄昌,赵强,高义思,沙毅华。能否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向中国的年轻人提供性教育?青少年健康杂志;2006;39(5):720-728。[CrossRef] [Medline]
  51. 在中国,新的同性恋约会应用程序得到了各种各样的行动。2013年12月5日耶洗别URL:http://jezebel.com/new-gay-dating-app-in-china-is-getting-all-kinds-of-act-1477168920[2014-12-20访问][WebCite缓存]
  52.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基于网络的中国男同性恋者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两种方法。数字文化教育2014;6:216-229 [j]免费全文]
  53. 刘建军,刘敏,徐海燕。基于网络的干预对降低香港男男性行为风险行为的疗效评价。艾滋病防治,2008;20(7):820-828。[CrossRef] [Medline]
  54. 邹华,吴忠,于军,李敏,阿卜limit M,李峰,等。中国男男性行为者中基于网络的自愿咨询和检测(VCT)诊所艾滋病毒检测。科学通报,2013;8(2):519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55. 张东,毕平,吕峰,唐华,张军,希勒捷。互联网使用与风险行为:中国三个同性恋网站访问者的在线调查。性传播感染[j]; 2007; 31 (7):571-576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56. 邹华,吴忠,于军,李敏,阿卜limit M,李峰,等。中国北京和乌鲁木齐使用互联网的男同性恋者的性危险行为和艾滋病毒感染。[J]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010年2月;53增刊1:81- 87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57. 徐海,刘杰tf。通过场所和互联网招募的男男性行为者的风险行为和社会文化概况的比较。公共卫生2010;10:32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58. 李顺生,谭德培,麦卫林,黄健。感染艾滋病毒前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使用互联网进行性伙伴关系的情况。公共卫生2011七月;125(7):433-435。[CrossRef] [Medline]
  59. 郭艳,李霞,方霞,林霞,宋艳,姜松,等。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四种抽样方法的比较:对艾滋病/性病监测和预防的启示。艾滋病护理2011年11月;23(11):1400-1409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0. 卢海,刘毅,达希亚科,钱洪辉,范伟,张磊,等。中国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风险降低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科学通报,2013;8(8):e72747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1. Nachega JB, Uthman OA, del RC, Mugavero MJ, Rees H, Mills EJ。解决艾滋病毒护理连续体中的阿喀琉斯之踵,以成功实施检测和治疗战略,实现无艾滋病的一代。临床感染杂志2014;07;59增刊1:S21-S27。[CrossRef] [Medline]
  62. 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基于智能手机、互联网和web2.0的艾滋病持续护理干预的系统评价。当前艾滋病毒/艾滋病报告2015年3月12日(1):173-190。[CrossRef] [Medline]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艺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CD4:4,免疫细胞表面发现糖蛋白
中:中国移动通信公司
电子健康:电子健康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
GZTZ:广州同志
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男男同性恋者:和男人发生性关系的男人
QQ:腾讯QQ,中国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服务
短信:短消息服务/短信
STD:性传播疾病
STI:性传播感染


G·艾森巴赫编辑;提交12.03.14;D . Zhang, B . Sheoran, M . Gilbert, Li Q, M . Dogan;对作者的评论24.07.14;修订版本收到19.12.14;接受05.02.15;发表21.04.15

版权

©Kathryn E Muessig, Cedric H Bien, Wei Chongyi, Elaine J Lo, Min Yang, Joseph D Tucker, Ligang Yang, Gang b孟,Lisa B highow - weidman。原载于医学互联网研究杂志(//www.mybigtv.com), 2015年4月21日。

这是一篇在知识共享署名许可(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下发布的开放获取文章,该许可允许在任何媒介上不受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前提是原始作品首次发表在《医学互联网研究杂志》上,并适当引用。必须包括完整的书目信息,到//www.mybigtv.com/上原始出版物的链接,以及版权和许可信息。


Baidu
map